某同学在学习溶液的酸碱性时发现盐溶液
呈中性
溶液呈碱性,该同学认为有可能有的盐溶液会呈酸性,上网查资料发现
,
溶液呈酸性.该同学来兴趣了写出如下的学习小结,请你做一做:
(1)盐溶液
的可能为(将你的假设填入空格中)①
(2)要测定该溶液的酸碱性用
(3)"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是一种氮肥能促进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4)铵态氮肥的检测方法是:
(5)该同学加热
溶液发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6)为什么
溶液呈碱性,
,
溶液呈酸性,上网查不是很明白,是高中要学的,等上高中后我一定要搞清楚.
(1)2011年康菲漏油事件中,泄漏的燃油对海洋环境和周边野生生物造成的巨大的生态灾难。石油与天然气相伴而生。试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2012年1月13日,河南省博爱新世纪生活广场发生火灾,事故发生时商厦还在营业。消防队员迅速用自来水灭火。①试分析他们灭火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②如果我们是一名现场施救的志愿者,应如何做好自我防护措施,并说明原因。
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变化吗?针对此问题,
小王同学通过下面的实验进行探究。
[猜想假设] 猜想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增大;猜想2:化学反应
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猜想3: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_______。
[设计实验]到底哪种猜想正确?小王想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用热的玻璃棒点燃白磷,使其燃烧,测定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
[实验现象] 白磷燃烧产生________;气球先变大,后又变小。天平最后
仍平衡。
[实验反思] ⑴实验中气球先变大,后又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王根据该实验现象,再结合前面所学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的实验探究得出了下列结论:当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才能判定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
目前,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随着全球能量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意识正在日趋增强,科学家也在为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产品、提高化学能的转化效率等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通过以上叙述,你会想到什么?(请从能源开发和利用角度回答)
(2分)铝在地壳中的储量约为铜的1000多倍,但铝的大规模开发使用却比铜晚6000多年,请说出主要原因并例举实验实验事实支持你的观点。
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它可和冷水直接反应生成氢气,但它与煤油不会发生反应。把一小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投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如图(a)所示,可看到钠块浮在水面上,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钠熔成小球,甚至使钠生成的氢气都发生燃烧。如果在上述盛蒸馏水的烧杯中先注入一些煤油,再投入金属钠,可看到金属钠悬浮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如图b)同样与水发生反应,但是不发生燃烧。⑴在(a)实验中钠和氢气都燃烧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