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粤西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部分数据)
项目 城市 |
总人口(万人) |
地区生产总值(GDP:亿元)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阳江 |
247 |
880 |
19072 |
9415 |
470 |
湛江 |
710.9 |
1900 |
20227 |
9561 |
890 |
茂名 |
748.9 |
1951 |
18034 |
9506 |
902 |
注:《粤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指出,粤西地区包括湛江、茂名、阳江三个地级市。2012年,广东人均GDP达到54095元。
材料二:201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扩大居民消费要在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而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就必须做到三点:第一,让老百姓有钱消费;其次,还得让老百姓敢花钱;第三,还要解决放心消费问题。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但总体上仍落后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我省建设文化强省要重点推动珠三角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通过巩固发展演艺、娱乐、影视等传统文化行业,大力发展动漫、网络游戏、游艺、文化休闲等新兴文化产业,并加强粤港澳文化合作。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要挖掘历史民俗文化资源、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同时要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成果,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影响消费水平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3)结合材料三,阐述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材料一 2005~2008年我国政府财政收入、企业盈余、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变化情况图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在54%至65%之间。
材料二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倾向于长期压低劳动力报酬,由此使得劳动报酬增长速度长期低于GDP增长速度;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偏好“做大蛋糕”,使“分好蛋糕”的矛盾逐步突出。2010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作为“十二五”的核心议题,这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息:进一步突出富民优先,要以政府转型推动“十二五”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对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农等方面的转移支付。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分析,如何通过理顺积累和消费的关系解决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偏好“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矛盾?
(3)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说明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作为“十二五”的核心议题,进一步突出富民优先的理由。
材料一 按照目前的石油需求趋势,中国将很快成为全球石油需求乃至一次能源需求第一大国。……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2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中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目前已经超过50%,到2030年将达到75%。
——摘自《上海证券报》,《别侥幸尽早准备应对下一次石油危机》
材料二为实现居者有其屋,近年来,上海市在坚持住房市场化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完善住房保障体系,面向中低收入家庭提供各类保障性和政策性住房。2010年上海将开工建设和收购政策性住房13.4万套,全部解决2009年底已通过审核正在轮候的住房困难家庭。力争再用2年时间全面完成棚户区改造和中心城区危旧房屋保护性修缮任务,解决5万户棚户区居民住房困难。
材料三低碳,让世博更环保。“低碳世博”是上海世博会提出的一项口号。废旧光盘制成的外墙、太阳能屋面、氢能源汽车、黄浦江水将变身“天然空调”、剩饭剩菜用于发电……通过一些“润物细无声”的细小策划,低碳理念与低碳成果,将从上海世博会出发,走向世界,让每个人都成为“低碳达人”,让每座城都过上“低碳生活”。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上海市政府的做法体现的价值追求。
(3)运用政治常识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六说明“低碳世博”对我国政府发展经济的启示。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 “十二五”规划建议。根据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3年、2009年我国收入分配状况
指标 |
2003年 |
2009年 |
年均增长速度 |
GDP |
13.58万亿元 |
25.73万亿元 |
10.8% |
财政收入 |
2.17万亿元 |
5.13万亿元 |
22.6%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8472元 |
13786元 |
9.8%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2622元 |
4140元 |
6.8% |
材料二:“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追求幸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奉献了《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两部经典著作之后,他本人却对《国富论》受到过度重视不喜反忧,因为他担心政府过分关注“国富”忽视“民福”而产生“不道德情操”。
在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日前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要求“十二五”经济增长的“主旋律”将围绕包容性增长展开。这说明在“十二五”期间,保障和改善民生,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千方百计让人民富裕起来,实现社会公平,成为中国政府的一个重要执政理念。
名词解释:包容性增长,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使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同步进行;财富公平分配,不造成贫富差距,向低收入人群倾斜,使所有人都从增长中获益。
材料三: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央领导纷纷下到一线进行摸底调查,特别是倾听基层干部、群众对社会经济发展意见,A省省长发布了《致A省网民的一封信》。信中表示,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社会架构下的沟通壁垒,使网民和政府之间的直接对话、平等沟通成为可能,欢迎网友“拍砖”、“灌水”。
材料四: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当前,国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才能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3)辨题:政府允许公民在网上建言献策就能实现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
(4)请你谈谈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今天,应如何发展我们的先进文化?
材料一: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一览表
材料二:制约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几大因素
制约就业的因素 |
具体表现 |
观念因素 |
93%的大学生不选择毕业后创业 |
区域因素 |
78%的大学生不愿意毕业后去西部就业 |
能力因素 |
55%的大学![]() |
信息因素 |
29%的大学生不能及时、准确掌握就业信息 |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张先生听朋友说炒股赚钱容易,于是就把全部积蓄拿出来,于2008年1月以每股21.56元的价格买了某上市公司的股票1万股,可此后,该股票的行情是涨得少,跌得多。2008年5月,张先生无奈以每股15.28元的价格将全部股票抛出,损失惨重。
(1)张先生投资股票失利的经历对人们投资有何启示?
(2)假如张先生打算再次投资,请你给他介绍一下各种投资方式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