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中,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

(1)图中曲线      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当曲线Ⅲ趋近于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       保护的措施。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       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生物进化。
(2)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当其数量下降,且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       ;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         。
(3)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的功能。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据图回答:




图五


(1)图一与图二,所需要条件除模板有所不同之外, 也不同(至少答两点)。
(2)与图一中A链相比,C链特有的化学组成是 (至少答两点)。
(3)图三中可在人体正常细胞内发生的过程有 (填序号), 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 ,①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 期,在真核细胞中,①和③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4)图四中Bt为控制晶体蛋白合成的基因,d过程对应于图三中 过程(填序号)。活化的毒性物质应是一种 分子。
(5)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 ,根据以下密码子表,判断图五所携带的分子是


碱基序列
GCA
CGU
CCU
UGC
氨基酸
苏氨酸
丙氨酸
脯氨酸
半胱氨酸

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min分裂一次,实验结果见相关图示):

(1)复制过程除需要模板DNA.脱氧核苷酸外,还需要等条件
(至少答两点)。
(2)为了证明DNA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请设计实验三(用图示和有关文字补充在相应图中),并画出结果C。
(3)该过程中,实验一.实验二起 ____________作用。若用15N标记的DNA作为模板,用含14N标记的培养基培养,在坐标图中画出连续培养细菌60分钟过程中,15N标记DNA分子含量变化的曲线图。

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请分析作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②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   ,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  代替。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如果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Ⅲ,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如何设计? 
②请根据现象推测与之相符的结论,并填写下表:

序号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结论
装置Ⅱ
装置Ⅲ
1
a向左移
b不移动

2
c不移动
d向右移

3
e向左移
f向右移

③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 mol,而释放的CO2为9 mo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  mol,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  mol。

在低温条件下,将菠菜叶片置于研钵中,加入某种溶液研磨后,将细胞碎片和细胞器用离心法进行分离,第一次分离沉淀P1(含细胞核和细胞壁碎片)和上层液体S1,随后又将S1分离成沉淀P2(含叶绿体)和上层液体S2,第三次离心将S2分离成沉淀P3(含线粒体)和上层液体S3,最后一次将S3分离成沉淀P4(含核糖体)和上层液体S4,如图所示。请根据下列问题填入相应符号(S1~S4和P1~P2)。

(1)含DNA最多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同化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
(3)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
(4)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

概念图是一种能够比较直观体现概念之间关系的图示方法,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有关“生物体的结构”相关的概念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