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学家用同位素14C标记CO2,追踪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最可能的是
A.CO2—叶绿素—葡萄糖 | B.CO2—叶绿素—ATP |
C.CO2—三碳化合物—乳酸 | D.CO2—三碳化合物—葡萄糖 |
如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盐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四种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④下丘脑内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同时能合成e激素
⑤寒冷能刺激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进而直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④⑤ | D.③④⑤ |
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为实验材料,测定其受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a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2、4、3、4 |
B.在b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3、4、2、4 |
C.在a、b两点中央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1、4 |
D.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3、4、2、4 |
图1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Ⅰ侧为细胞膜内侧,Ⅱ侧为细胞膜外侧 |
B.脂质分子可优先通过细胞膜与图1中A密切相关 |
C.图2中E为突触后膜,F为突触前膜,C物质被释放出来依靠主动运输 |
D.图2中C为神经递质,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可能会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
在下列①~④中,A、B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所给模型表示的是
①A为胰高血糖素,B为胰岛素
②A为甲状腺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
③A为细胞外液渗透压,B为抗利尿激素分泌量
④A为皮肤血流量,B为体温
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④
C.只有②③④D.都可以
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 |
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
C.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