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丹阳一户瓜农种植的几十亩西瓜莫名“爆炸”的消息传出,将西瓜膨大剂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西瓜膨大剂是由日本科学家在上世纪80年代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合物,作用效果持久,应用广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瓜膨大剂是一种植物激素,从其能推断应该属于生长素的一种 |
| B.过量使用西瓜膨大剂,其残留部分很可能造成青少年摄入过量激素从而导致发育过快 |
| C.将生长素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涂在二倍体西瓜未受精的子房壁上,可能得到无子西瓜 |
| 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乙烯的产生,从而促进子房壁发育为成熟的果实 |
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 “J”型曲线增长(如下图甲曲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下图乙曲线)。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该图曲线乙表示某鱼类种群增长曲线,则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 |
| B.种群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b点之后 |
| C.若该图曲线乙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时,增长速率最大 |
| D.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药物“达菲”通过抑制该病毒中神经氨酸酶(NA)的作用,使病毒不能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从而减少病毒的传播,下列推测或叙述合理的是
A.NA能够破坏细胞膜
B.H1N1病毒能够在宿主细胞外自行增殖
C.NA是由宿主细胞的DNA控制合成的
D.NA的合成包括有转录、翻译的过程
关于图示生理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发生图示生理过程的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 |
| B.mRNA上的密码子在tRNA上不一定都能找到对应的反密码子 |
| C.需要氨基酸和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参与 |
| D.所需能量由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共同提供 |
下列有关基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
| B.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
| C.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控制的相应性状与性别相关联 |
| D.男性患病机会多于女性的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很可能在X染色体上 |
“猪—沼—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该生态农业模式
| 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
| 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
| 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
| 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定时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