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研究赤霉素和矮壮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芩(一种药用植物)生长情况及其根细胞中黄酮类物质(主要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把生长状态一致的幼苗平分为三组进行不同处理,26天后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 )
| 黄芩的生理指标 |
对照组 |
实验组处理 |
|
| 喷施矮壮素 |
喷施赤霉素 |
||
| 株高(cm) |
20.540 |
21.460 |
27.520 |
| 地上部分重量(g) |
0.295 |
0.382 |
0.364 |
| 地下部分重量(g) |
0.100 |
0.053 |
0.047 |
| 根样品中黄酮类成分含量(mg/g) |
210.450 |
146.293 |
201.270 |
A.矮壮素提高黄芩光合作用强度的效果好于赤霉素
B.甘薯等块根类植物不适合施用矮壮素和赤霉素
C.矮壮素对黄芩产生黄酮类成分不利,赤霉素有利
D.外源喷施赤霉素比黄芩合成的赤霉素对植株增高更有效
下图为某科学考察队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2~15题。
船只出发时,A处是冬季。经过三个月后到达C处,此时C处为 ( )
| A.冬季 | B.春季 | C.夏季 | D.秋季 |
图中①和②处相比( )
| A.①温度高 | B.②温度高 |
| C.①②温度一样高 | D.①②处温度无法比较 |
航行途中记载的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 ( )
| A.水温和气温越来越高 | B.接近目的地时遇上热带气旋 |
| C.有时正午阳光照射时没有影子 | D.过日界线时日期将增加一天 |
B处为加拉帕戈斯群岛,岛上栖息着企鹅和海豹,原因是 ( )
| A.赤道暖流影响 | B.秘鲁寒流影响 |
| C.南极冰山的影响 | D.南半球“咆哮西风”影响 |
某海船于2011年11月30 日18时由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后,时间应调整为( )
| A.11月29日18时 | B.11月30 日18时 |
| C.11月30日17时 | D.12月1日18时 |
下列四幅图分别表示世界洋流模式图、三圈环流模式图、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和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正确的是()
通过植树种草的手段无法影响的是()
| A.植物的蒸腾作用 | B.海陆间的大循环 |
| C.陆地内部的循环 | D.海洋内部的水循环 |
中国科学家测量发现,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
峰顶覆盖的千年积雪30余年来正在不断融化变薄。使珠峰的雪面高程33年持续下降了约1.3米。其原因是()
| A.由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 |
| B.由于测量手段的不同产生的误差 |
| C.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 |
| D.由于珠穆朗玛峰的不断抬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