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弄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
B.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C.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
D.用3H标记噬菌体,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BrdU能替代T与A配对,而掺入新合成的DNA链中。当用姬姆萨染料染色时,不含BrdU的链为深蓝色,含BrdU的链为浅蓝色。现将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如图a~c依次表示加入BrdU后连续3次细胞分裂中期,来自1条染色体的各染色单体的显色情况(阴影表示深蓝色,非阴影为浅蓝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个DNA复制3次所产生的DNA分别位于2条染色体上 |
B.b图每条染色体均有1个DNA的其中1条脱氧核苷酸链含BrdU |
C.1条染色体形成2条染色单体的同时,DNA也完成了转录 |
D.c图中有2条染色单体的所有脱氧核苷酸链都不含BrdU |
如图Ⅰ~Ⅲ表示DNA相关的某一生理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该图示过程为转录 |
B.在解旋酶作用下,Ⅰ到Ⅱ过程将形成两条独立的母链 |
C.图中的X代表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
D.Ⅰ中共有4种碱基,4种脱氧核苷酸 |
如图所示某阳生植物细胞在夏季晴天某一天内的光合作用过程中C3、RuBP化合物的数量变化。若第二天中午天气由光照强烈转向阴天时,叶绿体中C3含量的变化、RuBP含量的变化分别相当于曲线中的( )
A.c→d段(X),b→c段(Y) |
B.d→e段(X),d→e段(Y) |
C.d→e段(Y),c→d段(X) |
D.b→c段(Y),b→c段(X) |
将一个土豆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若干片,放入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针筒中(如图所示)。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 ( )
A.若有大量气体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
B.若开始时增加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气体的产生速率加快 |
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过氧化氢的含量有限 |
D.光照度对该实验的结果没有影响,不需要控制光强度 |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可以用如图所示来形象地表示抗体、载体蛋白、蛋白质之间的关系 |
B.蛋白质肽链的盘曲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
C.棉和麻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主要是纤维素 |
D.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中都有葡萄糖,脂质具有调节生理代谢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