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实验组号 |
接种菌型 |
加入S型菌物质 |
培养皿长菌情况 |
① |
R |
蛋白质 |
R型 |
② |
R |
荚膜多糖 |
R型 |
③ |
R |
DNA |
R型、S型 |
④ |
R |
DNA(经DNA酶处理) |
R型 |
A. 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 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 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 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某动物组织,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的比为1∶3,则该组织消耗的氧气量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是()
A.1∶2 | B.2∶1 |
C.3∶1 | D.1∶1 |
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转移的途径是()
A.葡萄糖→丙酮酸→水 | B.葡萄糖→丙酮酸→氧 |
C.氧→氧→水 |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
如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不同种类的生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呼吸作用方式不同。若分解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对呼吸作用方式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若只释放CO2,不消耗O2,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
B.若CO2的释放量多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
C.若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
D.若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则说明该细胞已经死亡 |
对酵母菌进行处理,获得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用超声波使线粒体破碎,线粒体内膜可自然反卷成小的膜泡,原来内膜的内侧面位于膜泡的外表面。下列四支试管在适宜温度下不会产生CO2的是()
A.葡萄糖+细胞质基质 | B.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
C.葡萄糖+小膜泡 | D.丙酮酸+线粒体基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