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
植物对光照和黑暗时间长短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光周期能诱导植物产生开花激素,进而影响植物的开花。科学家用菊花做了一个实验,来探究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和产生开花激素的器官。下图是实验方案:去掉菊花顶端的全部叶子,①、②植株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③、④植株的顶端和下部带叶的部位分别接受长日照和短日照处理。
1.菊花植株开花所需的光照条件是 。
2.菊花感受光周期刺激和产生开花激素的器官是_________。
3.以上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菊花植株的开花时间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借鉴“生长素的发现”的实验方法,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②植株叶片中含有开花激素,此开花激素能使菊花开花。
实验步骤:
第一步:从②植株上取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在①植株的枝条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将处理后的①植株的枝条放在_________________环境下,观察①植株的开花情况。
5.为使实验更有科学性和说服力,还须做对照实验,对照实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下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关于甲物质和乙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乙 | B.甲=乙 |
C.甲>乙 | D.无法确定 |
下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时间单位、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9:30~11:00之间,花生净光合率下降的原因是暗反应过程减缓 |
B.在11:00~12:30之间,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得多 |
C.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释放O2速率相同 |
D.在18:30时,玉米即能进行光反应,也能进行暗反应 |
某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 |
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
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速率下降 |
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 |
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A.线粒体的内膜 | 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
C.高尔基体的膜结构 | D.蓝藻(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细胞膜 |
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斐林试剂验证酶的专一性 |
C.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带火星的卫生香可研究酶的高效性 |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5、7、9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