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市是福建省南部沿海的一个市,如图为1988年、1997年石狮农业结构对照图。据此完成下题。石狮农业结构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台风给本区农业造成的损失加重 |
B.渔业产值上升,林业产值不变 |
C.海洋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
D.渔业过度发展,市场严重供过于求 |
根据资料分析,关于石狮自然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 B.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湿润 |
C.地形崎岖,平原面积小 | D.河流众多,水能丰富 |
近年来,我国出现的民工流动,主要的因素是
A.政治因素 | B.经济因素 | C.交通因素 | D.气候因素 |
21世纪下半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A.人口数量过多 | B.人口数量过少 | C.人口年轻化 | D.人口老龄化 |
我国人口迁移在不同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据此回答4~7题。
4.“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移,对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的影响是 ()
①人口分布中心从长江流域移到珠江流域 ②人口分布中心从黄河流域移到长江流域
③南方地区人口第一次超过北方地区人口④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人口数量达到平衡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5.“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移与新中国成立至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比较,正确的是()
A.从迁移方向看,都是从北方迁向南方
B.从迁移原因看,都是战争因素引起的
C.从迁移方式看,都是自发性迁移
D.从迁移结果看,都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6.新中国成立以来与80年代中期到现在两个历史阶段的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从迁移方向看都是从内地流向沿海,从经济发达区流向欠发达地区
②从迁移原因看,都主要是经济因素引起的
③从迁移量看,前者以定居移民为主,迁移量小,后者以流动人口为主,流动量大
④从迁移方式看,都是被迫性迁移为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下列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科学家在南极参加科学考察
B.学者去国外访问讲学
C.暑假到外地打工,勤工俭学
D.高中毕业后到外省市上大学
目前,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是 ( )
A.快速增长 | B.负增长 | C.接近零增长 | D.零增长 |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表1-4)(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1~3题。
表1-4
年龄 |
0—14岁 |
15—59岁 |
60岁以上 |
总计 |
||
甲 |
人口数 |
2000 |
6500 |
1500 |
10000 |
|
死亡率(%) |
0.6 |
0.6 |
2.5 |
|||
乙 |
人口数 |
3500 |
6000 |
500 |
10000 |
|
死亡率(%) |
0.8 |
0.7 |
2.2 |
0.81 |
1.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
A.0.775% B.3.7% C.0.885% D.0.95%
2.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组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有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3.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