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与防治】
材料一 我国民政部等部门对2011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经核定,2011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全国4.3亿人次受灾,1126人死亡(含失踪112人),939.4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农作物受灾面积3247.1万公顷,其中绝收289.2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096.4亿元(不含港澳台地区数据)。图为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比重图。
材料二 2011年,我国相继发生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云南盈江5.8级地震、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连旱、南方暴雨洪涝灾害、沿海地区台风灾害、华西秋雨灾害、西藏亚东地震灾害等重特大自然灾害,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影响。其中,四川、陕西、湖南、云南、贵州、湖北等省灾情较重。
下图为各省区直接经济损失统计图。
结合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分析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寒潮、台风时空分布上的差异。
读“沿北纬50度全球气温年较差变化示意图”回答。
(1)简述沿北纬50度线全球气温年较差变化的特征。
(2)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AB段气温年较差变化大的主要原因;C地气温年较差小的主要原因。
(3)图中D处是全球水稻种植的最北点,扼要说明该地发展水稻种植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
下图为世界各地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水稻种植的北限。读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西经30°经线上气温年较差分布的总体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形成的原因。
(2)图中A到C处气温年较差变化很快,原因可能有哪些?
(3)B点是北半球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这里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沿图中航线航行,大陆沿岸的气候类型依次为热带雨林气候、______气候、______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2)图中A地等温线明显弯曲,简述其原因。
(3)B地7月份平均气温高于C地,简要分析其原因。
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图甲中阴影部分表示某种气候的分布区域。
材料二:在图乙天气系统影响下,2008年1到2月期间,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罕见的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
(1)说出图甲中阴影区域的自然带及在我国东部的最北界限,并分析该自然带在A区域界限明显偏北的原因。
(2)图乙区域的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为50年所罕见,具有准静止锋天气系统的特点。试从地形、大气运动、水汽状况、气温等因素简析其主要形成条件。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世界某区域等压线图
(1)试简述图中所示气压形势下M、N两地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从成因上看,P山地属________山脉(构造地貌类型)。说明该山的成因。
(3)此时有一艘船从①海域经过海峡进入②海域,经过海峡时航速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