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温总理说:“《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在我心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国富论》是世界经济学泰斗亚当·斯密的惊世之作,是世界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经济学圣典。对发展资本主义,这部著作主张(   )

A.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 B.资本家干预国家的经济
C.对原材料、生产和市场实施垄断 D.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初,陈独秀在其文章中写道:“我们国民……应该有两种彻底的觉悟:公民不能单纯依赖公理的觉悟,不能让少数人垄断政权的觉悟……由这彻底的觉悟,而应该抱定两大宗旨,即以强力拥护公理,平民征服政府。”他写这篇文章的主要背景是

A.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D.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有史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 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宋教仁在1907年和1908年的笔记中说“同盟会自成立以来,会员多疑心疑德,余久厌之。”“文(孙文)素日不能开诚布公,虚怀坦诚以待人,做事近乎专横跋扈,有令人难堪处故也。”“孙逸仙那样的野心家做领导人,中国革命要达目的,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的。”这段史料最能说明

A.宋教仁与孙中山的矛盾不可调和 B.同盟会内部对孙中山的领导地位不认可
C.孙中山的专断作风为革命带来隐 D.同盟会内部分歧,组织涣散严重

1911年11月2日,《神州日报》刊登了伦敦华侨致全国同胞的电文:务乞亿兆同胞,军民一心,速迎天机,各守公法,速建共和立宪国。袁世凯资格,适于总统,外论亦协,方不可折人满洲,存帝自扰。该电文

A.促成了袁世凯成为首位临时大总统 B.说明了辛亥革命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C.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迫切要求 D.反映了当时民主共和观念已深人人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