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下列各项中,属于上述“新文化”范畴的是
A.王阳明的心学 | B.郑板桥的《兰竹图》 |
C.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 D.黄宗羲“工商皆本”的思想 |
下列图片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其中能起到改善劳动者状况的是
A.(一)(二)都能 | B.(一)能(二)不能 | C.(一)不能(二)能 | D.两个都不能 |
1932年,(美国)一蒲式耳(约合36升)小麦的售价不到25美分,糖每磅只值3美分,猪、牛肉每磅2.5美分。为此,罗斯福政府
A.减耕减产,减少农产品过剩 | B.鼓励农产品出口,以增加农场主的收益 |
C.出资收购农产品,将其分配给失业者 | D.成立工业复兴署,以减少盲目生产 |
一般情况下,失业率的高低能从另一角度反映经济发展的趋势,研究性学习中班级同学观察下图《1925至1945年美国失业率》作出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①1929年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②1925年——1929年,美国失业率起伏不定,说明经济比较萧条
③1929——1933年,美国失业人数猛增,说明经济危机非常严重
④1933年后的十年间,美国失业率逐年下降,表明美国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A.②③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④ |
1929-1933年,首先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如下表格所示。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
A.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 | B.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激化 |
C.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的抵制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 |
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球的以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流为纽带,以世界市场为基础,以市场经济为运行机制的世界经济体系是在
A.15、16世纪 | B.17、18世纪 | C.19末20世纪初 | D.20世纪90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