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历来,人们对他评价不一。解放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评价很低,认为其一生就是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对外出卖民族利益。是中国近百年来最为反动的人物之一。“文革”后,对李鸿章的评价渐趋公正,认为李鸿章与当时的顽固派相比,是开明的、进步的。对于中国军事现代化、中国民用工业的发展以及近代洋务人才的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防能力,起到了延缓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进程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也有人持不同观点,认为李鸿章的镇压革命、实行妥协外交、举办洋务是一整体,不可分割,其核心在于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其举办的军事工业,虽然打着“御外侮”和“自强”的旗号,但是他所指挥的淮军从未向侵略者发过一枪一弹,所屠杀的均是中国人民。其创办的民用工业,实行封建垄断政策,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政策,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评论材料中对李鸿章的评价。(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中叶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一历史现象对当时中国影响最大的是

A.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B.清政府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C.农民和手工业者大量破产 D.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影响是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B.美、德等国的经济迅速发展
C.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D.英国的经济实力急剧下降

导致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因素是

A.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 B.英国经济的稳步发展
C.经济发展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D.英国人口、资本流动自由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