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历来,人们对他评价不一。解放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评价很低,认为其一生就是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对外出卖民族利益。是中国近百年来最为反动的人物之一。“文革”后,对李鸿章的评价渐趋公正,认为李鸿章与当时的顽固派相比,是开明的、进步的。对于中国军事现代化、中国民用工业的发展以及近代洋务人才的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防能力,起到了延缓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进程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也有人持不同观点,认为李鸿章的镇压革命、实行妥协外交、举办洋务是一整体,不可分割,其核心在于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其举办的军事工业,虽然打着“御外侮”和“自强”的旗号,但是他所指挥的淮军从未向侵略者发过一枪一弹,所屠杀的均是中国人民。其创办的民用工业,实行封建垄断政策,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政策,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评论材料中对李鸿章的评价。(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的核心主张是()

A.要不要变法
B.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D.要不要推翻清政府,实行民主政治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把孔子说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这说明了()

A.孔子在中国具有最大的影响力
B.维新派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C.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D.康有为认为西方的政治理论不符合中国国情

严复主办的《国闻报》突出宣传了()

A.西方的政治制度和变法主张
B.西方的科学技术
C.西方的传统文化
D.西方的历史地理

对苏联20世纪30年代的历史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B.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已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
C.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D.大清洗运动破坏和践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原因有()
①国际环境险恶②封建专制残余③理论上有失误④制度决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