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秦王朝郡的设置图》。图中“0”为咸阳, “1”为内史,其它数字分别代表不同的郡。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①该图反映了秦王嬴政灭六国时的情况
②“1”地不设郡可能与该地为秦国都管辖有关
③秦朝疆域“西至”的临洮为图中“46”郡管辖
④图中设郡密集区经济和文化较为发达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汉书•赵广汉传》:“少为郡吏、州从事,以廉洁、通敏、下士为名。举茂材,平准令。察廉为阳翟令。”这表明汉代察举制
A.用先选后考的选举方法 | B.选举与考核有相通之处 |
C.尚未设选官的专职官员 | D.以品行为选举唯一标准 |
1975在中国湖北省云梦县城关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秦代竹简中写道:“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毋私,微密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这反映出秦朝官吏应
A.公正执法 | B.忠于国君 |
C.尚贤使能 | D.廉洁从政 |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一书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这一“变局”在秦朝突出表现为
A.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 | B.建立完善的选官制度 |
C.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 D.制定系统的法律制度 |
“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又弦歌鼓舞,习为声乐,此足以丧天下。”这段材料是春秋战国时期某一学派对另一学派的批评言论,这两个学派分别是
A.墨家和儒家 | B.儒家和道家 |
C.法家和儒家 | D.墨家和法家 |
《管子·乘马》记载,春秋时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开始使用金属工具 | B.井田制已彻底瓦解 |
C.赋税制度重大改革 | D.重农抑商政策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