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年(1691年),“多伦会盟”举行。康熙帝在会上答应了喀尔喀蒙古贵族的请求,除保留其原来汗号外,对旧有的济农、诺颜等名号,一律改为清王朝的亲王、郡王、贝勒等封爵。其目的包括
①解决平定三藩之乱的后顾之忧 ②政治上进一步孤立噶尔丹势力
③加强内外蒙古和清中央政府联系 ④防止俄军入侵尼布楚和雅克萨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誓起到处皆闻殷殷雷。”——董必武题嘉兴南湖烟雨楼,对联中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哪次会议有关
| A.中共一大 | B.国民党一大 | C.中共三大 | D.八七会议 |
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 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
|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
美国1787年宪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 意,……;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这主要体现了这部宪法的
| A.自由原则 | B.制衡原则 | C.民主原则 | D.平等原则 |
布什总统在某次内阁会议上就对伊拉克增兵问题征询意见,结果出席会议的七名内阁成员都表示反对。但布什在宣布结果时却说:“七票反对,一票赞成,反对无效,方案通过。”
| A.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 | B.违反了权力制衡原则 |
| C.违背宪法,布什反对无效 | D.符合宪法对总统权限的规定 |
《1787年宪法》确立的美国政体是
| A.议会制共和制 | B.总统制共和制 | C.君主立宪制 | D.君主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