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曾在《法兰西文学报》上发表文章说:艺术家也是个政治人物。他怎么能不关心别人,怎么能以一种逃避现实的冷漠态度远离这么丰富的生活呢?不!绘画不是住宅的装饰,而是抵抗和击败敌人的武装力量。下列艺术作品,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亚威农少女》 | B.《格尔尼卡》 |
C.《星月夜》 | D.《向日葵》 |
文革中,刘少奇在中南海被批斗,失去人身自由。他拿着《宪法》愤怒地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个公民,……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刘少奇最后含冤而死,成为共和国第一大冤案。这主要说明了
A.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 B.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
C.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 | D.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
下图中图一与图二的内在联系是
A.列宁引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
B.列宁亲自指挥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
C.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胜利 |
D.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列宁在分析巴黎公社失败原因时指出:“胜利的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主要是说巴黎公社起义时
A.不具备革命成功的主观和客观条件 |
B.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 |
C.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
D.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
人们通常根据文献资料研究历史,而今以口述回忆为基本史料的口述史学正悄然兴起。下列最适合用口述方法进行研究的是
A.红军战士的长征日记 | B.解放初期的粮价波动情况 |
C.鸦片贸易的统计资料 | D.“文革”时期的民众生活状况 |
1919年5月7日,济南学生举行了国耻纪念大会,提出了“讨伐国贼”、“反对强权”等口号,对此口号理解全面的是
A.反对北洋军阀 | B.反帝反封建 | C.追求民主自由 | D.反对清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