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制度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的结构图
材料二
第3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节时,则伤人者也需要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需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材料三 1787年宪法规定了横向的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机关之间的权力的分立和纵向的联邦之间的权力的分立。……政府结构使权力为公众福利和正义的目的有效行使其管理职能,同时又保持对权力的优良控制,实现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管理与控权的动态平衡,这是分权和制约的归宿。华盛顿说:“行使政治权时,必须把权力分开并分配给各个不同的受托人以便相互制约,并指定受托人为公众福利的保护人以防他人侵犯。这种相互制约的必要性早已在古代和现代的试验中显示出来。”
——范亚峰《华盛顿的宪政思想》
材料四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1)材料一所示的是中国古代哪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其确立并完善于哪一历史时期?对这一制度你有何评价?
(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哪部法律的规定?透过材料所示内容并结合你所学过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部法律的看法。
(3)材料三体现了什么原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积极作用。
(4)材料四中孙中山的学说体现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孙中山是中国“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
(5)以上材料对于今天中国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有何启示?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陆路丝绸之路在古代中国曾长期是东西方贸易的主要通道。但是自从8世纪初海上丝绸之路日益发达之后,已有衰落的趋势。到15、16世纪,这条曾经为古代文明建立过丰功伟绩的陆路丝绸之路,伴随着东西方海上直接贸易的开始,终于变成了象征中西人民世代友好往来的历史遗迹了。
——摘编自《中国丝绸之路的历史与路线图》
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自唐宋后,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主要通道。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丝、茶等农副产品更是经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入西方。其中,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多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和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也是基于新安全观的周边外交大战略。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
(1) 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陆路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现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4分)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重建丝绸之路”有何积极意义?这反映了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些特点?(6分)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材料一:以下是几组描写长城的文句: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毛泽东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
——邓小平
材料二:辛报讯 “作为人类文明标志的万里长城,如今可辨认的墙体只剩下不到1/3,还有1/3的部分是由石头堆和土堆组成的城墙遗址,另外1/3还多的部分已经完全消失。”昨天下午,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董耀会眺望着远处的八达岭长城沉痛地对本报记者说。
——摘自《历史风云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如何修筑“新的长城”。
(2)有人认为长城是“闭关锁国”限制发展的产物,有人认为长城是对外交流的“桥头堡”。你认为呢,简述理由。就长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其环境保护提出若干条建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部分地可以由政府直接招雇,像战时紧急状况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从而促进和改组我们自然资源的利用。……要采取具体措施提高农产品价值,从而提高对我们城市产品的购买力。……要把救济工作统一掌管起来……要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用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
——富兰克林·罗斯福1933年3月4日就职演说
材料二“应该是意味著片面行动、独占联盟、势力范围、权力平衡、及其他经几世纪以来尝试仍失败的权宜之计等等现行国际社会体系的终止。我们建议一个世界性组织将取代这些种种的不公,而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最终将有机会参与。”
——富兰克林·罗斯福1945年3月1日国会演说
材料三“富兰克林·罗斯福作为政治家,他在美国历史上既受人尊敬,也被人憎恨,他的政敌认为他浅薄、无能、狡猾、独裁; 而其拥护者则称他为美国经济的救星,认为他是全世界民主政治的保护者。”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罗斯福两次演说的中心内容。(4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罗斯福“既受人尊敬,也被人憎恨”的理由。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16年5月底,英、德之间爆发的日德兰海战是一战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被称为“大炮巨舰”的高峰。在战斗中,英国出动了约l50艘军舰,德国出动了约l00艘军舰。虽然最后英国舰队的损失大于德国舰队,但英国海军仍然掌握着制海权,迫使德国海军龟缩在海港中,只能派出潜艇四处活动,寻机击毁英国的舰船。
材料二中途岛海战在二战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战争中美日双方的兵力对比极其悬殊:日本方面集结了8艘航空母舰,11艘战列舰,80余艘巡洋舰、驱逐舰和700余架舰载机;美国方面3艘航母,23艘巡洋舰和驱逐舰,200余架舰载机。结果美军用1艘航母和l00余架飞机的代价,使日军损失了4艘航母、300余架飞机和大量训练有素的飞行员。之后,日军开始丧失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摘编自《20世纪著名的世界海战》
材料三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付出了伤亡3500万人的沉重代价,用生命和鲜血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在2014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与日德兰海战相比中途岛海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多个角度证明“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穆尼埃在《人权宣言》中写道:不满路易十六召开的三级会议的人们愤而组成国民议会,并提出制定宪法要求,路易十六却强令解散议会,并且调集大批军队集结巴黎附近。民众们推翻了国王,并且开始以新的理想来设计国家的方向。代表认为,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和义务,以便立法权的决议和行政权的决定能随时和整个政治机构的目标两相比较,从而能更加受到他们的尊重;以便公民们今后以简单而不可争辩的原则为根据的那些要求能确保宪法与全体幸福之维护。
(1)根据材料概括穆尼埃认为发表《人权宣言》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权宣言》中包含的“简单而无可争辩的原则”,并分析这些原则提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