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却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口中是个“民”字。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要求民族独立
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
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只是太平天国的国王,没有推翻清政府,要励精图治;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上述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

A.完全接近数量平等 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

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粹”。下列对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京剧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B.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C.其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D.能够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

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群星灿烂,成就辉煌,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①《离骚》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②西汉的赋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③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④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代书法艺术发展特点的是

A.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书法艺术个性化趋向明显
B.宋代推行重文轻武政策,出现了一批著名书法家
C.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书法艺术注重规范法度
D.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下列科技成就中,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是

A.张衡发明地动仪 B.华佗发明麻沸散
C.蔡伦改进造纸术 D.西汉记录太阳黑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