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却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口中是个“民”字。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要求民族独立 |
| 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 |
| 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只是太平天国的国王,没有推翻清政府,要励精图治;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
| 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 |
“中国” 由一个地理文化的概念变成一个政治地理概念过程完成的标志是()
A 《尼布楚条约》中使用“中国” B 中华民国成立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对古代中原地区的称呼
据《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一措施在当时所起的最主要作用是
| A.沉重打击了旧贵族势力 |
| B.激化了社会矛盾 |
| C.加强了人民的法制观念 |
| D.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
“罪己诏”是古代帝王反省罪己的御用文书,汉武帝的《轮台罪己诏》被称为历史上最典型的“罪己诏“。这一历史现象与下列哪一学派的主张相关
| A.儒家 |
| B.道家 |
| C.法家 |
| D.墨家 |
徐珂《清稗类钞》中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既请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出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
|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的缔定 |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
|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
握手礼是当代世界大多数国家通行的见面礼。以下一组握手照片中不能反映外交礼仪的是

A 毛泽东与田中角荣 B 周恩来与尼克松

C 邓小平与欧共体主席D 胡锦涛与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