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苎麻俗称“中国草”,大竹县被誉为“中国苎麻之乡”。苎麻纤维所制纺织品具有挺括凉爽、易洗快干、牢固舒适等特点,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
(1)苎麻的葡糖基转移酶基因(GT-like)指导合成β-葡糖基转移酶的过程包括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基本阶段。β-葡糖基转移酶能催化纤维素合成,该酶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苎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曲线。

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和ATP用于暗反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过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受温度的影响,其中与_______作用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更高。
②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对应的温度是_____℃。在温度为40℃的条件下,该苎麻叶肉细胞叶绿体利用的CO2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温度保持在20℃的条件下,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该苎麻能否正常生长?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解决苎麻纤维颜色单一和提高苎麻品质,市农科所的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对苎麻进行了改良,其基本流程如下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构成质粒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
②构建重组质粒时,需要用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酶,质粒的③端会和切出的目的基因的_________端 (填①或②) 相连接。
③苎麻茎尖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___(填生物技术名称)获得完整植株的过程,有力地证明了即使高度分化的细胞仍具有_________性。
④若把植株A自交,获得的子代中能产生蓝色纤维素的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人工湿地的作用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调查了野外山坡上三个不同地点A、B、C的植物群落,并测量了三个地点的土壤特征等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

生物种类
地点A(山腰)
地点B(山腰)
地点C(山腰)

3种
5种
9种
蕨类
7种
5种
8种
灌木
15种
4种
2种
松树
0种
2种
0种
落叶树
20种
5种
0种


非生物因素
地点A(山腰)
地点B(山腰)
地点C(山腰)
风速



距地1.5米的光强



土壤湿度/%
48
35
15
土壤的有机质/%
6.5
3.8
2.5
土壤深度/cm
>300
—100
<15
土壤氨量/mg.Kg-1
9.4
4.5
2.3

(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度最大的是地点处的植物群落。
(2)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彻底烧光,则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
演替。群落演替总是向着方向发展,直至达到为止。
(3)如果地点A、B、C处的光照条件同等充足,则能更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的是地点
的植物群落,原因是
(4)土壤中的有机质经过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土壤缺氧时,抑制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据此可知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方式为
(5)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说出不少于两个原因)

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如下图(以胚胎移植为例),请据图回答:

(1)对供体母牛、供体公牛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
(2)同期发情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它可以促进______的分泌和______的生成.
(3)一次给受体移入多胚胎,产生的多个后代,其基因型都相同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攻克癌症是当前医学上重要的研究课题,请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医学上,对于癌症病人通常采用手术切除肿瘤,然后再进行“化疗”。“化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化学药物作用于细胞周期的间期,抑制癌细胞增殖,从而达到控制病人病情恶化的目的。
1975年英国科学家科勒和米勒坦,将B淋巴细胞中产生抗体的基因,通过特殊的技术转移到肿瘤细胞内,成功地获得了世界上第一株能稳定分泌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使医治癌症又有了新的突破。请问:
(1)“化疗”能控制病情恶化是因为化学药物能通过抑制____________,达到终止肿瘤细胞分裂的目的。
(2)B淋巴细胞中产生抗体的基因,转移到肿瘤细胞内的______分子中,使抗体基因在肿瘤细胞中指挥抗体的合成。
(3)经培养的肿瘤细胞,在大量增殖过程中,通过______方式,产生大量______供医学应用。

若用“①③→④”来表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请回答:
(1)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培养成为④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2)②表示______,其细胞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3)若想制做人工种子,应选用____(填编号)
(4)①为花药,则④是__________________
(5)若①是胡萝卜根尖细胞,则培养成的④的叶片的颜色是______

将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嫁接”到烟草的DNA分子中, 可使烟草获得抗病毒的能力,形成转基因产品。试分析回答:
(1)烟草转基因产品的获得属于()

A.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 C.微生物工程 D.酶工程

(2)人的基因之所以能嫁接到植物体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烟草具有抗病毒能力,说明烟草体内产生了__________
(4)烟草DNA分子被“嫁接”上或“切割”掉某个基因,实际并不影响遗传信息的表
达功能。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