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江苏省盐城市滨海湿地保护与开发情景方案设计及其生态经济效益比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情景Ⅰ、Ⅱ、Ⅲ分别是基于2008年、2000年和1983年现状设计的,下列关于该湿地景观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滩涂面积逐年减少 | B.芦苇地面积略有增加 |
C.池塘面积增加最多 | D.盐田减少变为水田 |
以上湿地景观变化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情景Ⅲ时期开发利用程度低,湿地利用类型主要是盐田和少量水产养殖 |
B.情景Ⅱ时期盐场扩建、水产养殖规模扩大 |
C.情景Ⅰ时期湿地开发以种植业为主,旱地作物比重大 |
D.情景Ⅰ时期盐田因产量和收益影响,已全部转为水产养殖 |
比较三种情景下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优方案设计是
A.情景Ⅰ | B.情景Ⅱ |
C.情景Ⅲ | D.都一样 |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批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是为了考虑()
A.内地原料丰富 | B.交通便利 | C.广阔的消费市场 | D.国防的需要 |
二战后,纺织和电视机、照相机的装配等工业,首先在日本迅速发展,后又转向新加坡、韩国等地,最后又转向中国沿海开放地区、泰国、印尼等地,其主要原因是()
A.交通运输便利 | B.利用当地良好的农业基础 |
C.利用当地大量廉价劳动力 | D.接近技术发达地区 |
下列各组工业部门,你认为应尽量靠近市场的是()
A.甜菜制糖水产品加工精密仪器制造 |
B.农药制造石油加工印刷业 |
C.食品加工家具业航天工业 |
D.啤酒制造水果罐头厂时装业 |
鞍钢和宝钢区位选择的不同,说明了()
①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②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③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正逐渐加强④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正逐渐减弱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指出下列四幅图中,哪一幅城市功能分布是较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