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认识原子结构和开发利用原子能经历了十分曲折的过程,卢瑟福、汤姆孙、玻尔、查德威克等科学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关于他们的主要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查德威克通过α粒子轰击铍核的实验发现了中子 |
| B.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并认为氢原子的能级是分立的 |
| C.玻尔第一次把微观世界中物理量取分立值的观念应用到原子系统 |
| D.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
供电电路中电源的输出电压为U 1,线路上损失的电压为U 2,用电器得到的电压为U 3,总电流为I,输电线路总电阻为R,若计算线路的损失功率,可用的公式有( )
| A.I 2R | B.U 22/R | C.(U 1-U3)2/R | D.I(U 1-U 3) |
电阻R和电动机M相串联接到电路中,如图所示,已知电阻R跟电动机线圈的电阻相等,开关接通后,电动机正常工作,设电阻R和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和U2;经过时间t,电流通过电阻R做功W1,产生的电热为Q1;电流通过电动机M做功W2,产生的电热为Q2,则有( )
| A.U1<U2,Q1=Q2 | B.W1=W2,Q1=Q2 |
| C.W1<W2,Q1<Q2 | D.W1<W2,Q1=Q2 |
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L1、L2和滑动变阻器连成如图所示电路,此时两灯泡均能正常发光,设电路A、B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则当变阻器滑动端P向右移动时,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L1亮度不变,L2变暗B.L1变暗,L2变亮
C.L1变亮,L2变暗D.L1变暗,L2亮度不变
做奥斯特实验时,把小磁针放在水平的通电直导线的下方,通电后发现小磁针不动,用手拨动一下小磁针,小磁针转动180o后静止不动,由此可知通电直导线放置情况是 ( )
| A.东西向 | B.南北向 | C.正西南 | D.正西北 |

如图所示,A、B为两个装有条形磁铁的小车,在光滑水平木板上沿一直线相向运动,已知
,
=2m,
=V,
=2V,设两磁铁始终不接触,则当它们相距最近时,A的速度为
| A.大小为v,方向与原来相同 |
B.大小为v,方向与原来相反 |
| C.大小为2v,方向与原来相同 |
D.大小为2v,方向与原来相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