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2eV~3.11eV之间,由此可推出,氢原子
A.从n=2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为可见光 |
B.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为可见光 |
C.从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均为可见光 |
D.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均为可见光 |
在如图所示的空间中,存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同时存在沿x轴负方向,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一质子(电荷量为e)在该空间恰沿y轴正方向以速度v匀速运动。据此可以判断出 ( )
A.质子所受电场力大小等于eE , 运动中电势能减小; 沿z轴正方向电势升高 |
B.质子所受电场力大小等于eE, 运动中电势能增大; 沿z轴正方向电势降低 |
C.质子所受电场力大小等于evB, 运动中电势能不变; 沿z轴正方向电势升高 |
D.质子所受电场力大小等于evB, 运动中电势能不变; 沿z轴正方向电势降低 |
一带电油滴位于容器中的P点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 ( )
A.带电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 |
B.P点的电势将降低 |
C.带电油滴的电势能将减少 |
D.若电容器的电容减小,则极板带电量将增大 |
如图,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质量为m,静置于地面;b球质量为3m,用手托往,高度为h,此时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b后,a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A.h | B.1.5h |
C.2h | D.2.5h |
如图所示,一带电微粒,从A点射入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实线代表电场线,电场方向未知),微粒恰沿直线AB运动,AB与水平方向夹角θ = 30°,已知带电微粒的质量m = 1.0×10-7 kg,电荷量q = ×10-10C,A与B相距L =" 40" cm,取g =" 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一定带负电 |
B.微粒可能始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C.AB两点间电势差的大小为2.0×103 V |
D.要使微粒能从A点运动到B点,微粒射入电场时的速度至少为4 m/s |
.如图所示,地球半径为R,a是地球赤道上的一栋建筑,b是与地心的距离为nR的地球同步卫星,c是在赤道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与地心距离为0.5 nR 的卫星。某一时刻b、c刚好位于a的正上方(如图甲所示),经过48 h,a、b、c的大致位置是图乙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