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
(b)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位置O,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和细绳的方向,按同样比例做出力F´的图示。
(c)改变两个分力的大小和夹角,再做两次实验。
(d)记下两只弹簧秤的示数F1、F2及结点的位置,描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在纸上按比例做出力F1和F2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比较力F´与F,可以看出,它们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相等的。
(f)把两条细绳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橡皮条伸长,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 (填写步骤前面的字母)。
(2)下列哪些措施能减小实验误差___________。
A.两条细绳必须等长 |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标记同一条细绳的方向时两标记点要适当远一些 |
D.实验前先把实验所用的两只弹簧秤的钩子相互钩住平放在桌面上,向相反方 |
向拉动,检查读数是否相同,若不同,则进行调节使之相同
如图2所示,有一质量为M的大圆环,半径为R,被一轻杆固定后悬挂在O点,有两个质量为m的小环(可视为质点),同时从大环两侧的对称位置由静止滑下。两小环同时滑到大环底部时,速度都为v,则此时大环对轻杆的拉力大小为()
A.(2m+2M)g |
B.Mg-2mv2/R |
C.2m(g+v2/R)+Mg |
D.2m(v2/R-g)+Mg |
如图1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的受力情况是()
A.绳的拉力大于A的重力 |
B.绳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 |
C.绳的拉力小于A的重力 |
D.绳的拉力先大于A的重力,后变为小于重力 |
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力为600 N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力将变为960 N.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 )
A.0.5 | B.2 | C.3.2 | D.4 |
下列关于万有引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万有引力是普遍存在于宇宙空间中所有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
B.重力和引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 |
C.当两物体间有另一质量不可忽略的物体存在时,则这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将增大 |
D.当两物体间距离为零时,万有引力将无穷大 |
图中,M、N是两个共轴圆筒的横截面,外筒半径为R,内筒半径比R小很多,可以忽略不计,筒的两端是封闭的,两筒之间抽成真空。两筒以相同的角速度 ω绕其中心轴线(图中垂直于纸面)做匀速转动。设从M筒内部可以通过窄缝 s (与M筒的轴线平行)不断地向外射出两种不同速率 v1和v2的微粒,从 s 处射出时的初速度的方向都是沿筒的半径方向,微粒到达N筒后就附着在N筒上。如果R、v1和v2都不变,而ω取某一合适的值,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可能使微粒落在N筒上的位置都在 a 处一条与 s 缝平行的窄条上 |
B.有可能使微粒落在N筒上的位置都在某一处如 b 处一条与 s 缝平行的窄条上 |
C.有可能使微粒落在N筒上的位置分别在某两处如 b 处和c 处与 s 缝平行的窄条上 |
D.只要时间足够长,N筒上将到处都落有微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