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很好的解释了α粒子散射实验
B.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核是有复杂结构的
C.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束缚后形成的
D.在核聚变反应:H+H →He+n中,质量数减少,并释放出能量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原子的核式结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相隔 2s ,它们运动的图像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则(

A. t=2s 时,两球的高度相差一定为 40m
B. t=4s 时,两球相对于各自的抛出点的位移相等
C. 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
D. 甲球从抛出至到达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相等

"嫦娥一号"是我国首次发射的探月卫星,它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 200km 的圆形轨道上运行,运行周期为127分钟。已知引力常量 G=6.67×10 11 Nm2/kg2 ,月球的半径为 1.74×103km 。利用以上数据估算月球的质量约为(

A. 8.1×1010kg B. 7.4×1013kg C. 5.4×1019kg D. 7.4×1022kg

纸面内两个半径均为 R 的圆相切于 O 点,两圆形区域内分别存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随时间变化。一长为 2R 的导体杆 OA 绕过 O 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顺时针匀速旋转,角速度为 ω t=0 时, OA 恰好位于两圆的公切线上,如图所示。若选取从 O 指向 A 的电动势为正,下列描述导体杆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放射性元素氡( R 86 222 n )经 α 衰变成为钋 P 84 218 o ,半衰期为3.8天;但勘测表明,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后,目前地壳中仍存在天然的含有放射性元素 R 86 222 n 的矿石,其原因是(

A. 目前地壳中的 R 86 222 n 主要来自于其它放射元素的衰变
B. 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地壳中元素 R 86 222 n 的含量足够高
C. 当衰变产物 P 84 218 o 积累到一定量以后, P 84 218 o 的增加会减慢 R 86 222 n 的衰变进程
D. R 86 222 n 主要存在于地球深处的矿石中,温度和压力改变了它的半衰期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是(

A. 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B. 通过一个狭缝观察日光灯可看到彩色条纹
C. 海市蜃楼现象
D. 日光照射在肥皂泡上出现彩色条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