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试管山羊”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若要培育成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过程中可通过给母山羊注射有关激素使其超数排卵 |
B.乙过程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卵母细胞和精子的成熟 |
C.丙过程与乙过程中应采用相同成分的培养液 |
D.丁过程中早期胚胎须移植到供体性状相同的代孕母羊子宫内 |
科学的方法是生物学研究的精髓之一。下列生物学研究所选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研究鼠等动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 |
B.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动物的丰富度时,应防止标志物脱落 |
C.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四边上的菌体 |
D.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以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各种群的数量 |
硅藻是单细胞藻类,硅酸盐是硅藻生活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将两种硅藻——硅藻A、硅藻S混合培养时,其种群数量及硅酸盐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估算硅藻的数量
B.实验开始的前8天两种硅藻的密度都上升,所以没有产生竞争关系
C.硅藻S对硅酸盐的吸收能力低于硅藻A
D.如果去除硅藻A,那么硅藻S将呈“J”型生长
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
为了降低一种真菌对果树的毒害,园艺家引入一种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原真菌相似,但毒性较低的真菌,从而使果树增产,园艺家利用的原理是
A.寄生 | B.竞争 | C.捕食 | D.互利共生 |
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统计所捕获的田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
标记数/只 |
雌性个体数 |
雄性个体数 |
|
初捕 |
50 |
50 |
28 |
22 |
重捕 |
50 |
10 |
32 |
18 |
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蚯蚓等生物的种群密度
B.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C.综合两次的捕获情况,可得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
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