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对下图所示黏性末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黏性末端是由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产生的
B.图乙中的酶切位点在A与G之间
C.如果甲中的G发生突变,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能不能识别该切割位点
D.构建重组DNA分子所用限制性核 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分别作用于a处和b处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现有一长度为3000碱基对(bp)的线性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后,进行凝胶电泳,使降解产物分开。用酶H单独酶切,结果如图l。用酶B单独酶切,结果如图2。用酶H和酶B同时酶切,结果如图3。该DNA分子的结构及其酶切图谱是()

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④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⑤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 ⑥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⑥ D.①②⑤⑥

以下为遗传系谱图,2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病不可能是X隐性遗传病
B.乙病是X显性遗传病
C.患乙病的男性一般多于女性
D.1号和2号所生的孩子可能患甲病

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的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下列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丙、丁、戊图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B.乙可以导致丙的形成
C.甲可以导致丁或戊两种情形的产生
D.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下列过程存在基因重组的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