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为验证酶的专一性而设计的实验方案,a~d代表试管,①~⑦代表实验步骤。对该实验方案的有关评价,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① |
淀粉溶液2 ml |
蔗糖溶液2 ml |
唾液淀粉酶溶液2 ml |
唾液淀粉酶溶液2ml |
② |
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10min |
|||
③ |
将c倒入a,将d倒入b |
|||
④ |
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10min |
|||
⑤ |
加入本尼迪特试剂溶液2 ml |
|||
⑥ |
37℃恒温水浴 |
|||
⑦ |
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
A.步骤②、④和步骤⑥的温度设置错误 B.步骤②和步骤④会影响酶的活性
C.步骤④和步骤⑤的操作顺序有误 D.本实验方案中温度的变化属于自变量
水稻的糯性、无籽西瓜、黄圆豌豆×绿皱豌豆→绿圆豌豆,这些变异的来源依次是()
A.环境改变、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 | 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
C.基因突变、环境改变、基因重组 | 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主要区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由于DNA分子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增添和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变化 |
B.基因突变导致生物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是因为基因可产生回复突变即等位基因突变为原来的基因 |
C.基因突变一般是微小突变,其遗传效应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较大的变异,其遗传效应大 |
D.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鉴别,而基因突变则不能 |
在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中,将二倍体普通西瓜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植株成熟接受普通二倍体西瓜的正常花粉后,发育成的果实,其果皮、种皮、胚芽、胚乳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依次为()
A.4、2、2、4 | B.4、4、3、5 | C.3、3、3、4 | D.4、4、3、6 |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有42条染色体,科学家用花药离体培育出的小麦幼苗是()
A.三倍体、21条染色体 | B.单倍体、21条染色体 |
C.三倍体、三个染色体组 | D.单倍体、一个染色体组 |
关于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②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③单倍体是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④单倍体细胞中只含有一对染色体⑤未经受精作用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就是单倍体
A.③⑤ | B.④⑤ | C.①④ | D.①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