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地区发生7.0级强烈地震.灾情发生,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人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1)由于家园被毁,灾区食物缺乏,爱心人士纷纷捐赠了矿泉水、方便面、火腿肠等食物.这些食物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2)①人们为灾区送去了数万顶帐篷以安置无家可归的灾民.为达到较好的防水效果,帐篷的表层一般为PU或PVC塑料涂层.该涂层材料属于
②搭建帐篷须有较强的稳固性,故其撑杆多为铝合金或钢.据有关资料报导,因腐蚀报废的金属设备相当于年产量的20
﹣40
,请写出铁锈蚀的主要条件
(3)灾区人民顽强自救,为解决生活用水问题,他们把河水简单净化后使用.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可将水静置沉淀后
(4)为防止灾后疫情的发生,某卫生疫情小分队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灾民的居住环境进行消毒.如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5
的过氧乙酸溶液150
,需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
A和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⑴ t1℃时分别配制A和B的饱和溶液各100克,则加入水的质量A _______ B (填“>”、“=”或“<”)。
⑵ t℃时A和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 ___ __B (填“>”、“=”或“<”)。
⑶ 有t2℃时含有A和B的混合溶液,要得到A的晶体,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 __。
固休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10℃时,10g水中分别溶解A、B达饱和,溶解得更多的物质是
(2)当A、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时,溶液的温度是
(3)把100 g质量分数10%的B溶液从30℃降温到10℃,此时B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
)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全部是
;
猜想二:是
和
的混合物;
猜想三:全部是
;
猜想四:是
和
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1)取部分该干燥剂于试管中,加水无放热现象,说明干燥剂中不含。
(2)继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干燥剂中含有。
(3)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干燥剂中有无其他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二种方案。
另取部分干燥剂于烧杯中,加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3支试管中。请你参与实验,并填写表中的空白:
实验方案 | 方案一 | 方案二 | 方案三 |
实验操作 | ![]() |
![]() |
![]() |
写出方案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猜想成立。
【拓展迁移】小组同学反思生石灰干燥剂变质原因,认识到实验室保存氧化钙应注意。
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
中出现大量气泡,
中白磷燃烧,
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
中。请看图回答问题:
(1)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
(3)
中的实验现象是;
(4)用
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
我省具有较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制取乙二醇的产业化发展已被列入我国2009-2011年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示意图为:
(1)煤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合成气具有还原性,写出CO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3)乙二醇与乙醇化学性质相似,推测乙二醇的一个化学性质:;
(4)合成气
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填字母序号).
A. |
a.草酸 b.甲醇 c.尿素 |
⑸从煤直接作燃料到用煤制取乙二醇,你得到的启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