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吉林省聚落演变图”。读图回答下题。图中聚落密度越大的区域
A.人口密度越大 | B.聚落数目越多 |
C.城市服务功能越多 | D.建筑物密度越大 |
1990年吉林省的聚落密度大致
A.由南北两侧向中部递减 | B.由东西两侧向中部递减 |
C.由中部向东西两侧递减 | D.由中部向南北两侧递减 |
从1820年到1990年吉林省的聚落密度有显著变化,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政策变化 ②气候变化 ③交通线建设
④地形变化 ⑤农业发展
A.①③⑤ | B.①④⑤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读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的统计图。回答3—5题。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人口增长符合欧洲发达国家现状的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欧洲某国法律规定:对独身者收取高达自身收入5%至10%
的税率。其初衷是 ( )
A.鼓励生育 | B.抑制人口快速增长 |
C.以税养老 | D.平衡人口性别差异 |
①比②人口死亡率高的原因是 ( )
A.生活水平高 |
B.环境污染严重 |
C.人口老龄化严重 |
D.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 |
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 和“城市化进程”两幅图,完成1-2题。 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埃及 | B.中国 | C.德国 | D.印度 |
图为2008年我国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用水结构图。读图回答29~30题。甲、乙、丙、丁代表的行政区最可能是()
A.北京上海广西新疆 |
B.上海广西北京新疆 |
C.广西新疆上海北京 |
D.新疆北京上海广西 |
据图,可以判断()
A.甲生活用水比例高是由于该地气候炎热 |
B.乙工业用水比例高表明工业生产技术落后 |
C.丙生态用水比例低说明该地植被覆盖率低 |
D.丁农业用水比重大与该地气候干旱有关 |
随着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发展,至2003年云南省丽江市已基本形成了较为优化的产业结构。读图,回答27~28题。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 B.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
C.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03年较1992年就业结构比例变化最小的是第一产业 |
B.2003年第一产业单位劳动力产值最低 |
C.2003年第三产业单位劳动力产值最低 |
D.该市第二、三产业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很高 |
图为我国某盆地自然景观剖面图,读图回答25~26题。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盆地为()
A.塔里木盆地 | B.准噶尔盆地 | C.柴达木盆地 | D.四川盆地 |
2制约该盆地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是()
A.光热条件 | B.土壤条件 | C.地形条件 | D.水源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