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1:通过统计记录,科学家们发现,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生区域在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中,每年的12月到次年3月,沙尘暴发生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上,并随时间推移中心向北推移。现在珠峰地区海拔6 300米以下,基本没有常年积雪(景观如材料2所示)。
材料2:冰川退缩后,在珠穆朗玛峰北坡形成越来越高的戈壁滩(2010年11月拍摄)。
材料3:“风沙滚滚天畔来,白天屋里点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一半草场沙里埋”。这是流行于内蒙古一带的顺口溜。
(1)分析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沙尘暴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上的原因。(4分)
(2)现在珠峰地区海拔6300米以下,基本没有常年积雪。这一现象可能给青藏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3中所描述的地理现象产生原因。分析要缓解这种地理现象,当地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
读图:虚线ACB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1月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OP与ON夹角为120度,外围大圆表示赤道。
(1)图中所示区域是半球,太阳直射点所在经度为。
(2)图中OP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此时的北京时间为日时。
(3)图中D点夜长时间为小时。
(4)图中D点在P点的方向。
(5)此时上海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此后三个月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下图为2012年9月14日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点的气压值范围。
(2)判断B地所处的天气系统名称;若该天气系统加强,可能引发哪种气象灾害及目前应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
(3)与C点相比,判断D点的风力大小,并简述判断理由。
(4)判断图中字母E代表的锋面类型名称:描述当锋面E移到甲地时,甲地的天气现象。
读以下材料和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示意图,回答问题。
材料:2014年10月7日21时49分,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为5.0公里。
(1)地震波分纵波和横波,图中字母表示地震波横波曲线的是___,其传播特点是_________。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深度大约是________处。
(2)图中字母M、N线表示的是________,其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M、N之间的圈层叫做________。
(3)此次云南地震的震源位于右图中的________界面以上,所属的圈层是_____,其主要由_________组成。
下图是“安徽毫州某一窗户朝南的房屋”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地球公转到图中_____位置时,正午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可达一年中最大。概括该日北半球昼夜分布规律。
地球从甲公转到丙位置时,简述正午屋内的光照面积变化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
(3)一年中每日正午时刻该房屋的影子朝向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某半球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虚线表示极圈或回归线。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中POQ为晨昏圈的一半,请将其转绘到右图中,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
(3)右图a、b、c、d四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点,角速度相等是__________。
(4)右图中a点正午时的人影朝向方;a点的昼长时间为_____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