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为我国某地形区中的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和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自然带类型 |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山地针阔混交林带 |
山地针叶林带 |
山地草原带 |
山地草甸带 |
气温曲线降水直方图 |
|
|||
垂直分布高度 |
西坡高度(米) |
1100 至 1500 |
1500 至 1800 |
1800 至 2400 |
2400 至 2700 |
2700 至 2870 |
![]() |
|
||
东坡高度(米) |
800 至 1100 |
1100 至 1600 |
1600 至 1900 |
1900 至 2580 |
2580 至 2870 |
|
||||
该地形区最可能是
A.华北平原 | B.云贵高原 |
C.青藏高原 | D.黄土高原 |
山地东西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差异 | B.水分差异 |
C.地势高低差异 | D.纬度差异 |
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用地 | B.交通用地 | C.工业用地 | D.住宅用地 |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A.资源 | B.生活方式 | C.科技 | D.消费水平 |
环境承载力是指 ()
A.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
B.衡量人口数量的重要指标 |
C.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 |
D.环境所能容纳的最适宜人口数 |
关于环境人口容量(A)和人口合理容量(B)的数量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B B.A〈B C.A〉B D.A可能大于B,也可能小于B
大庆、攀枝花等城市的兴起,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气候条件优越 |
B.重大政治变革 |
C.经济的发展变化 |
D.矿产资源的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