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12月15曰至16曰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注:①城填化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组织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发达国家的平均城市化水平普遍超过70%。②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有10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能增加约1200亿元的消费需求。
材料二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坏境承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材料三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2012年12月31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c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领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开放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要更加注重各项改 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我国“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和着力提髙城镇化质量”对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经济学意义。
(3)结合材料三,简述习总书记的讲话如何体现系统优化的方法?
2006年12月1日至2日举行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指出,要积极反映人民心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思想道德基础,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结合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12分)
(1)为什么要积极反映人民心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6分)
(2)怎样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思想道德基础?(6分)
2006年11月21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着力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我们有一流的教育,才能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真正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国家。
结合所学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讲话精神的理解。(12分)
江苏镇江注重围绕和谐主题,打造文化活动品牌、提升品位。举办健康向上、愉悦身心的活动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发挥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在陶冶情操、愉悦身心、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独特作用。注重挖掘文化内涵,组织开展“中国镇江生肖文化旅游活动”,一年一个生肖,一年一个主题,精心打造,使之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旅游文化盛典。逐步形成镇江文化活动的品牌。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12分)
(1)镇江为什么要注重举办健康向上、愉悦身心的活动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6分)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们应如何打造文化活动的品牌。(6分)
中国人民银行领导人指出,我国已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是中国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汇改的实施对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产业分工以及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货币政策及其调控机制,对企业和人民生活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汇率通常是怎样计算的?
(2)我国的汇改对企业和人民生活会带来什么影响?
唐朝名臣张说,曾写一奇文,名曰《钱本草》,以金钱喻药,语句精炼,内容新奇:“钱,味甘,大热,有毒。……善疗饥寒、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兼。……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理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役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使无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
(1)运用货币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中的引文进行分析说明。
(2)请再给“金钱”另外作一个比喻;金钱是________,然后说明用此比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