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创造条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要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必须( )
①健全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制度
②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③不断完善财产资本化的生产要素市场
④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材料一:
图1:2OO9年江苏省经济同比增长情况
表1:2OO9年江苏省居民收入和消费品零售情况
| 总额 |
同比增长 |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20552元 |
l0.5% |
|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 |
8004元 |
9.4% |
| 城镇消费品零售 |
8471.5亿元 |
18.4% |
| 农村消费品零售 |
3012.6亿元 |
19% |
材料二:自2OO9年2月2目我省实施“家电下乡”以来,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十分踊跃,截至12月21日,家电下乡产品累计销售总额达到31.83亿元。据悉,农民购买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摩托车、电脑、热水器、空调、微波炉和电磁炉10类家电产品指定型号家电能获得13%的政府补贴。但也有人认为,“家电下乡”不如全面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消费无后顾之忧。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材料一,归纳2009年江苏省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6分)
(2)结合表1和材料二,说明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6分)
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1O年捐款11亿,获得上百项荣誉称号,被誉为“中国首善”。这一事实说明
| A.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积极的驱动和导向作用 |
| B.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应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 C.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和社会历史性特征 |
| D.个人只有在奉献社会中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
私有观念对于一切资产者是非常自然的,但当初跑进人们脑筋却不那么容易。当人们开始思想时,恰恰相反,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一切应当归大家。——拉法格(法国)。这说明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 D.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几年前,在苏州出现了首家现代私塾——“菊斋私塾”,老师身着对襟束带长袍为学生讲解经文。教育专家指出,,对于“私塾”,人们需要一种扬弃的态度。这种“扬弃”是指
| A.先否定,后肯定 | B.克服其过时的消极的东西 |
| C.既肯定,又否定 | D.保留其原有的一切东两 |
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 A.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 B.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 C.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 D.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