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贷款和出租武器法案》又称《租借法》,是美国保证英国和所有被轴心势力侵略的国家予以战时援助的法案。1941年1月10日,美国政府将《租借法》草案提交国会审议,国会讨论并通过了此法。罗斯福总统于1941年3月11日签署了《租借法》。该法规定:任何国家只要总统认为其防务对美国国防至为重要,就有资格通过美国的出售、转让、交换或租借方式取得任何防御物资。
——《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二  1941年3月,美国通过了租借法案,中国列入租借法案借贷国。美国总统罗斯福答应中国的援助请求。明确宣布美国将无条件地全面援助英国、中国等国家……1941年4月10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秘密发布命令:允许美国预备役军官和陆海军航空部队退役人员参加美国志援队。中国以优厚的价格购买了100架美国飞机……1941年4月15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召见中国财政部长宋子文。两天后,正式通知国民政府,他已批准将首批价值4500万美元的军用器材为援华租借物资……1941年6月9日,第一批110名飞行员和150名机械师等地勤医务人员组成的美国支援队乘飞机前往中国。
——《美国<租借法案>与中国》
(1)美国实行租借法案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并结合所学分析实施该法案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述租借法案实施于中国的作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以17世纪的英国为开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逐渐建立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各国建立的资本主义政体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主要有哪几种类型?举例说明。
(2)即使是政体相同的国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请以英国、德国为例说明。
(3)英、德的政治体制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4)英、美、法、德确立的近代资本主义政体有何相同之处?(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材料二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学说,认为“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

广东人灵活机变,在中国历史上,常常是时代的弄潮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近代欧洲崛起之前,中国……远远领先于世界……。位于海洋之滨的广州贸易在唐后期有所发展。史载,宋代广州贸易相对繁华,广州市舶司的外贸收入为最多……。广东十三行……是清代朝贡贸易体制的一个纽带……。鸦片战争后,广东十三行独揽外国贸易的制度终于被强制性地做了变迁。l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中的第五款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额归行商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无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
——隋福民《清代“广东十三行”的贸易制度演化》
材料二“图片上的历史”——广州变迁

材料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唐宋时期广州对外贸易“繁华”的原因或条件。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广州十三行”的设立表明当时清政府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19世纪中期,该贸易制度最终打破反映出怎样的时代特征?
(3)从材料二中的图二表明中国革命进入一个新时期,试从革命的阶级基础和指导思想两方面加以说明。(4分)
(4)从材料二中的图三表明广东在对外开放中一直起着领头羊的作用,你能举例说明吗?(不少于4个)
(5)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这番谈话对改革开放的作用。

古往今来,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推动了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回答:

(1)上图为印于868年的《金刚经》(部分)。它是我国和世界上现存最早有确切印刷时间的雕版经卷。11世纪,我国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哪些社会需求推动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4分)
(2)中国印刷术传到欧洲后,约在15世纪中期,德国人首先采用了铅活字印刷技术。自此,铅活字统领世界印刷业500年。马克思认为,印刷术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之一。它是“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简要说明印刷术对欧洲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强大的推动力”。(4分)
(3)图为1879年外商在上海创办的新式印刷工厂——点石斋书局。1882年广东人徐润看到点石斋图书印制精美,获利甚丰,遂与其兄集资在上海创办同文书局。这是民族印刷工业之始。此后,各地相继出现新式印刷厂,中国近代印刷业初步形成规模。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新式印刷业出现的社会政治背景。(4分)请举一例说明新式印刷业给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带来的新变化。(2分)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印刷业高速发展。右图为我国生产的具有国际水平的印刷机。这一时期,王选发明了居世界领先水平的第四代汉字激光照排技术,使汉字印刷告别了“铅与火”的历史,被誉为中国印刷史上继活字印刷后最伟大的发明。
根据以上四组材料,试就中国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曲折与辉煌,谈谈你的认识。(6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自台湾事后(即1895年后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完生心。陈涉辍耕于陇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请帝第五书》
材料三大借洋教,以举庶政。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四使戊戌变法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
——胡适《留学日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其理论根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三反映了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的态度各是怎样的?
(3)根据材料一、二、三,找出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缺陷。
(4)材料四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