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滑轮质量、摩擦均不计,质量为2kg的物体在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g取10m/s2)
A.物体加速度大小为2m/s2 |
B.F的大小为21N |
C.4s末F的功率大小为42W |
D.4s内F做功的平均功率为42W |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为电源电动势,r为电源内阻,R1和R3均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当R2的滑动触点在a端时合上开关S,此时三个电表A1、A2和V的示数分别为I1、I2和U。现将R2的滑动触点向b端移动,则三个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I1增大,I2 不变,U增大 |
B.I1减小,I2 增大,U减小 |
C.I1增大,I2 减小,U增大 |
D.I1减小,I2 不变,U减小 |
图中实线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的由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虚线是某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若带电粒子在运动中只受电场力作用,根据此图可作出正确判断的是 ()
A.带电粒子所带电荷的符号 |
B.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受力方向 |
C.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速度何处较大 |
D.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何处较大 |
2007年10月24日,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简化后的路线示意图如图所示,卫星由地面发射后经过发射轨道进停泊轨道,然后在停泊轨道经过调速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再次调速后进入工作轨道,卫星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已知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为a,卫星的停泊轨道与工作轨道的半径之比为b,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上均可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卫星()
A.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速度之比为![]() |
B.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周期之比为![]() |
C.在停泊轨道运行的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
D.从停泊轨道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卫星必须加速 |
如图所示,三角体由两种材料拼接而成,BC界面平行底面DE,两侧面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30。和60
。已知物块从A静止下滑,加速至B匀速至D;若该物块静止从A沿另一侧面下滑,则有 ( )
A.通过C点的速率等于通过B点的速率 |
B.AB段的运动时间大于AC段的运动时间 |
C.将加速至C匀速至E |
D.一直加速运动到E,但AC段的加速度比CE段小 |
如图,质量为M的楔形物块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使之匀速上滑.在小物块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为()
A.地面对楔形物块支持力的大小为(M+m)g+Fsinθ |
B.地面对楔形物块支持力为大小为(M+m)g-Fsinθ |
C.地面对楔形物块无摩擦力 |
D.地面对楔形物块有向右的摩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