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人民主权则成了法律的法律,而且并没有像在其它国家那样被虚捧而架空。”下列选项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联邦政府的组成 | B.总统、议员由选举产生 |
C.联邦法律至上 | D.行政、立法、司法的分权制衡 |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议出兵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的拨款,女王同意对华宣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
B.英王可不经议会同意直接对外宣战 |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只对英王负责 |
D.首相是国家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关于该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 B.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权力 |
C.它属于罗马公民法 | D.它是哲学思辨的产物 |
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做出应战决定的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 | B.五百人会议 | C.十将军委员会 | D.陪审法庭 |
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你认为下列关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雅典民主制的建立是奴隶与奴隶主反复斗争的结果 |
B.雅典五百人会议是最高权力机关 |
C.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制度发展到顶峰 |
D.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过渡,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