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一定厚度的圆盘A,可以绕通过中心垂直于盘面的水平轴转动。用下面的方法测量它匀速转动的角速度。
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米尺,纸带,复写纸片。
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将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上,将纸带的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后,固定在待测圆盘的侧面上,使得圆盘转动时,纸带可以卷在圆盘侧面上。
(2)启动控制装置使圆盘转动,同时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
(3)经过一段时间,停止转动和打点,取下纸带,进行测量(已知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
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的角速度的表达式为= (用相应的字母表示)。
用多用表的欧姆档测量阻值约为几十kW的电阻Rx,以下给出的是可能的操作步骤,其中S为选择开关,P为欧姆档调零旋钮,把你认为正确的步骤前的字母按合理的顺序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a.将两表笔短接,调节P使指针对准刻度盘上欧姆档的零刻度,断开两表笔
b.将两表笔分别连接到被测电阻的两端,读出Rx的阻值后,断开两表笔
c.旋转S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档´1k
d.旋转S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档´100
e.旋转S使其尖端对准交流500V档,并拔出两表笔________________。
根据右图所示指针位置,此被测电阻的阻值约为________W。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的实验叫做DIS实验,DIS由传感器、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如图所示为“用DIS测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实验的装置图,图中①所示的器材为:()
A.位移传感器. | B.速度传感器. |
C.时间传感器. | D.光电门传感器. |
电动自行车的电瓶用久以后性能会下降,表现之一为电池的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某兴趣小组将一辆旧电动自行车电瓶充满电,取下四块电池,分别标为A、B、C、D,测量它们的电动势和内阻。用多用表直流电压50V挡测量每块电池的电动势。测量电池A时,多用电表的指针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V。
用图乙所示电路测量A、B、C、D四块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图中R0为保护电阻,其阻值为5Ω。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测出对应的电流I,根据测量数据分别作出A、B、C、D四块电池的
图线,如图丙。由图线C可知电池C的电动势E=V;内阻r=Ω。
分析图丙可知,当前状态电池(选填“A”、“B”、“C”或“D”)对电动自行车供电性能较优。
用DIS研究一定质量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用一个带有刻度的注射器及DIS实验系统来探究气体的压强与体积关系。实验中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气体的体积直接读出,气体的压强是由图中压强传感器等计算机辅助系统得到。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完成本实验的基本要求是(多选)()
A.在等温条件下操作。 |
B.封闭气体的容器密封良好。 |
C.必须弄清所封闭气体的质量。 |
D.气体的压强和体积必须用国际单位。 |
甲同学在做本实验时,按实验要求组装好实验装置,然后缓慢推动活塞,使注射器内空气柱从初始体积20.0 mL减为12.0 mL。实验共测出五组数据,每次体积值直接从注射器的刻度读出并输入计算机,同时由压强传感器测得对应体积的压强值。实验完成后,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如下表所示的实验结果:
序号 |
V(mL) |
p(×105Pa) |
pV(×105Pa·mL) |
1 |
20.0 |
1.001 0 |
20.020 |
2 |
18.0 |
1.095 2 |
19.714 |
3 |
16.0 |
1.231 3 |
19.701 |
4 |
14.0 |
1.403 0 |
19.642 |
5 |
12.0 |
1.635 1 |
19.621 |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pV(×105Pa·mL)一栏中的数值越来越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单选) ( )
A. 实验时注射器活塞与筒壁间的摩擦力不断增大。
B.实验时环境温度增大了。
C.实验时外界大气压强发生了变化。
D.实验时注射器的空气向外发生了泄漏。根据你在第(2)题中的选择,为了减小误差,你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实验操作规范正确,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2所示的V-1/p图线不过坐标原点,则截距b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利用DIS实验系统进行“研究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实验时所获取的电脑屏幕截图,图中用细实线框出了三个区域,根据图上显示的实验信息可知,(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A 选择实验数据处理方式、B 记录所采集的实验数据、 C 提取实验数据 D 操控实验数据采集)Ⅰ区的功能是________,Ⅱ区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 (将符合选项功能前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点击“选择区域”后,选择AD为研究区域,Ⅲ区域“速度”窗口中显示的数值表示_______________,
如何操作可较准确求出物体在A时刻的瞬时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