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某一时期,“从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国家, 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巧、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这一时期约指
A.19世纪中期的30年 | B.19世纪最后的30年 |
C.20世纪最初的30年 | D.20世纪最后的30年 |
在改革开放中,我们解放思想,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下列哪次会议的召开表明我们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
A.中共十三大 | B.中共十四大 | C.中共十五大 | D.中共十六大 |
下列不符合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内容的是
A.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两国关系 |
B.双方均不谋求在亚太地区的霸权 |
C.海峡两岸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
D.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积极促成世界多极化 |
“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主要是因为两者都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任首位 |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
C.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 D.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制约 |
美国已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个坚持****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改变万隆会议航向,主要是因为
A.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 B.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中国地位 |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帝同主义国家没有参加会议 |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被认为是“自1957年《罗马条约》以来最为重要的里程碑”主要是因为
A.实现欧洲单个部门的一体化 | B.建立关税同盟和实施共同的农业政策 |
C.从最初的经济一体化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 D.欧元的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