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1872年-1894年和1895年-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从中获得的有效信息是
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资本单位:10万元)
时 间 |
商 办 |
官办和官商合办 |
外 国 人 办 |
合 计 |
|||||||
厂数 |
资本 |
比重 |
厂数 |
资本 |
比重 |
厂数 |
资本 |
比重 |
厂数 |
资本 |
|
1872-1894 |
53 |
47 |
9.6% |
19 |
162 |
33.1% |
103 |
280 |
57.3% |
175 |
489 |
1895-1913 |
463 |
908 |
41% |
86 |
295 |
13% |
136 |
1031 |
46% |
685 |
2234 |
注:外国人所办工业为1843-1894年的合计。 |
①商办企业发展较快
②官办和官商合办企业所占比重大大下降
③外国资本仍占优势地位
④重工业落后,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最大功绩是()
A.使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 |
B.证明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
C.推动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浪潮 |
D.批判了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 |
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主要成就是( )
①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枚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④杂交水稻问世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步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主要是在()
A.戊戌变法以后 | B.五四运动以后 |
C.十月革命以后 | D.辛亥革命以后 |
有论者称“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符合这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 )
A.义和团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A.建立民主共和国 | B.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 D.挽救民族危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