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赵翼《廿二史扎记》 写道:“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韩相之子也。” “萧何沛主吏橡,曹参狱橡”厲于小吏一类,“其余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要等皆白徒。樊哙则屠狗者……”“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这种状况说明了

A.西汉政权代表下层民众 B.市民阶层箪拥了国家政权
C.贵族制度的进一步解体 D.农民阶级反抗地主的压迫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科举制

某授课外历史兴趣小组利用双休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收集了下列四幅历史图片,请你为其拟订一个恰当的研究主题()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变化过程
C.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

俄国革命家托洛获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①取得了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阵线
③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④鼓舞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咀来,各国人民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下列对以下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分别颁布于1875年、1689年、1954年
B.由国民议会、议会、全国人大制定
C.分别体现了三权分立、“议会至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
D.标志着共和制在法最终确立、君主立宪制在英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1882年,日本政要伊藤博文赴欧考察各国宪政,对某国某部宪法大为赞赏。回国后,他以此部宪法为蓝本,组织起草井主持制定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借为“蓝本”的应是()

A.英国的《权利法案》 B.美国的1787年宪法
C.德国的1871年宪法 D.法国的1875年宪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