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有以下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巨大的灾难总是以历史进步作为补偿,甲午战争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另一种看法,甲午战争使中国在20世纪几乎遭到亡国之祸,阻碍了中国近代化进步。下列不能支持第一种观点的史实是( )
A.唤醒了先进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感,掀起救亡图存运动新高潮 |
B.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C.促使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
D.清政府开始自救运动 |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与第二期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 B.洋务运动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忠王李秀成被清军俘获后,清方的记载说:“伪干王(洪仁玕)所编各书,李酋皆不屑看也。”李秀成和太平天国其他领导人不重视“干王所编各书”的主要原因是()
A.军情紧急,无暇顾及 | B.该书和农民政权没有必然联系 |
C.太平天国将领排斥西方文明 | D.太平天国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 |
图漫画主要反映了()
A.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
B.列强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 |
C.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
D.中外反动势力共同镇压人民革命 |
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近代上海外滩:“几年之间,外国洋行成排的楼群就勾勒出了黄浦江的曲线”。探究这一现象出现的源头是()
A.《南京条约》附件使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和居住的特权 |
B.《天津条约》使列强获得外国人可以在内地游历、通商、传教的特权 |
C.《马关条约》使列强获得在华设厂的特权 |
D.《辛丑条约》使列强获得在使馆界驻军的特权 |
下列关于明朝“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明太祖为制约相权而设立 | B.通过票拟权影响皇帝的决策 |
C.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 D.以品级较高的大臣担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