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不同的建筑风格,反映着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4世纪,公民的权利以及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共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建筑与民主》
材料二、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威慑天下。
——《故宫百科知识》
(1)以上材料所体现的两国政治制度有何显著不同?结合所学分析形成不同政治制度的原因有哪些?
(2)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不同政治制度的共同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的书(《物种起源》)叙述了饲育、栽培的动、植物所引起的变异,明白地表示出自然界也发生了同样的现象,由之引导出生存竞争和自然淘汰的必然性,他用丰富的实例描绘出生物进化的过程。……虽然书相当艰深,依然拥有无数的读者。
——粱实秋主编《名人伟人传记全集之达尔文》
材料二毫无疑问,使达尔文进化论在中国得以广泛流传并引起学术界震动的当归于严复译《天演论》。《天演论》这一渗透了达尔文《物种由来》、斯宾塞《天人会通话》、马尔萨斯《人口论》、海克尔《人天演》等各种进化论的“天演”哲学……成为唤醒国人、振奋民族自强意识的兴奋剂。
——邹振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译出的(达尔文物种原始)》
(1)据材料一,概括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基本观点。为什么“书相当艰深,依然拥有无数的读者”?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天演”哲学的主要特点。分析严复这一译作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积极作用。(1O分)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6年6月)伦敦工人协会的成立标志着英国宪章运动的开始。……(伦敦工人协会)规定其具体的目标是争取出版自由,搜集和发表关于工业和社会问题的资料,创立一个全国的教育制度。它将采取造成一种有力的舆论的方法使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无须通过暴力或骚乱而避渐获得改善。
——洗汉《英国宪章运动》
材料二鉴于: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不是要争取新的阶级特权,而是要争取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并消灭任何阶级统治;……目前欧洲各个最发达的工业国工人阶级运动的新高涨,在鼓起新的希望的同时,也郑重地警告不要重犯过去的错误,要求立刻把各个仍然分散的运动联合起来。
——《国际工人协会章程》(1866年9月s日)
(1)材料一中“有力的舆论的方法”指什么?为什么“伦敦工人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宪章运动的开始?
(2)与伦敦工人协会相比,材料二中国际工人协会对工人运动的认识有何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标准)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藉(列入家族谱牒)”;三、“明尊卓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按等级分享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四、“有军功者显蒙,无军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荣耀)”。这四条法令对秦国的历史可以说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朱绍侯《商鞅变法与泰国早期军功爵制》
材料二 17世纪初,当英、荷等国沿着资本主义道路迅猛前进的时候,俄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奴制国家。1697年,(沙皇)彼得一世派遣高级使团出访西欧,回国后立即进行改革。其中在用人制度上,颁布官职等级,规定所有贵族都从低级做起,按功晋升。非贵族出身者也可做官,升到8等以后列为贵族。它打破了按门第论资排辈的传统……俄国初步迈开了实现近代社会政权组织的职能分化和规范管理的步伐。
——摘编自赵虹《俄国近代社会转型刍议》
(1)据材料一,概括军功爵制内容的基本特点。它反映了怎样的政治背景? (6分)
(2)据材料二,指出彼得一世改革的动机。归纳其用人制度改革与商鞅推行军功爵制的相似历史作用。(10分)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和抗争中不断走向觉醒和团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由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惠,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材料二我们要知道,在当年,一个国家落后,容易招致侵略,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国人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的淡薄。关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要拿1895年的公车上书运动与1919年的五四运动略做比较,就可以明了其中原委。……(前者)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而后者)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工人和店员卷入其中。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其影响也大得太多了。
-杨奎松《何谓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材料三《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1937年)9 月 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布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该《宣言》强调国共合作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前途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1)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国事“漠然”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一役”唤起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开展的主要爱国话动。(1O分)
(2)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超越公车上书运动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从资讯传播、教育状况及民众观念的角度分析促成这种超越的因素。(1O分)
(3)据材料三,指出民族团结在抗战时期呈现的新特点。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10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主要因素。(6分)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里只要注意到英国革命经历过五个阶段就够了。从1642至1645年的第一阶段为内战阶段,在这阶段中,保守党人被克伦威尔组织的著名的新模范军击溃。在1645至1649年的第二阶段间,一种后来在1792年的法国革命和1917年的俄国革命中也得到重复。在得胜的清教徒当中,出现了温和派和激进派之间的分裂。温和派由克伦威尔领导,战胜了约翰·利尔伯恩领导的激进派。当查理于1649年被处死时,克伦威尔当上了称为共和政体的英格兰共和国的首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根据《施政文件》,护国主为终身职位,有权指定自己的继承人;护国主与国会共同拥有立法权,但国会通过的法律需经护国主同意方能生效,国会休会期间,护国主有权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法令;护国主与行政机关国务会议共同拥有行政权,护国主有任命官吏、赦免罪犯之权;护国主与国会共同掌管军队,在国会休会期间,则由护国主和军队会议掌握,护国主兼任陆海军总司令。——《世界近代中期政治史》
(1)材料一中的“俄国革命”指哪一历史事件?根据作者对英国革命阶段划分的标准推测第三阶段的起止时间。依据是什么? (6分)
(2)根据材料二判断护国主政权的实质,并用史实加以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克伦威尔为什么能就任“护国主”?(1O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