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根据《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一书数据编制,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时 间 |
1842—1895年 (甲午战争前后) |
1895—1912年 (辛亥革命前) |
1912—1919年 (五四运动前夕) |
产业工人 |
约10万人 |
约60万人 |
约200万人 |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十月革命的推动
C.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D.五四运动的影响
黄宗羲提出“农工商皆为本”的思想,这反映出当时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③传统的经济思想受到冲击;④已有一些人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家有关部门建立了筹备组,准备隆重纪念这一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我们现在之所以纪念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因为其
A.宣扬了明朝的国威,显示了实力 |
B.发展了古代的对外贸易 |
C.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 |
D.加强了与世界各地的联系 |
明清时期对外关系发生的变化不包括
①对外政策由开放转向闭关②发生大规模的侵略与反侵略斗争
③开始与非洲国家直接交往④西方科技的传入为中国科技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黄宗羲和韩非子对君主专制制度所持的观点几乎截然相反,其决定性原因
A.所持的阶级立场根本不同 |
B.受外来思想影响的程度不同 |
C.所处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 |
D.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程度不同 |
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加强的标志是
A.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 B.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 |
C.雍正时期设驻藏大臣 | D.乾隆时期设立伊犁将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