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根据《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一书数据编制,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时 间 |
1842—1895年 (甲午战争前后) |
1895—1912年 (辛亥革命前) |
1912—1919年 (五四运动前夕) |
产业工人 |
约10万人 |
约60万人 |
约200万人 |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十月革命的推动
C.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D.五四运动的影响
“王景迁庐江(位于安徽)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后汉书》的这段记载反映当地()
A.大力治理黄河基本消除了水患 |
B.农民丰衣足食促进了商业发展 |
C.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
D.采用铁犁牛耕提高了农业产量 |
《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反映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下列图片说明了( )
戽斗手摇翻车脚踏翻车高转筒车
A.水患治理的不断进步 | B.灌溉工具的多样化 |
C.水利设施的广泛修筑 | D.经营方式的个体化 |
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就倡导“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是()
A.儒家 | B.道家 | C.墨家 | D.法家 |
钱乘旦先生对世界史的定义有两种:一是“世界的历史(historyoftheworld)”,这是一种“整体史”或“全球史”;二是各国历史的相加(historyofallcountries),事实上是一种组合起来的国别史。下面属于第二种定义的是()
A.用多元价值观研究各民族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 |
B.物种——疾病的传播与交流 |
C.《双城记》把世界分成“光明之城”和“黑暗之城” |
D.近代前期以白银为媒介的世界市场的孕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