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中国轮船统计
年份
船只
吨位
其中千吨以上轮船
船只
吨位
1928
1352
290791
117
213482
1930
2792
415447
138
247969
1932
3456
577257
178
342211
1935
3895
675173
208
461812

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19年8月《青岛潮》描述火烧赵家楼的情景:“时正酉正,电灯已燃。未几,火起,众大愤,始知曹将烧死学子,以为泄怨计。”而亲历者杨振声在《回忆五四》中说:“(学生)搜索到下房,有人发现半桶煤油,就起了‘烧这些杂种’的念头。”这说明()

A.报刊报道比回忆录真实可靠 B.该报意在淡化学生的责任
C.两位作者政治立场截然相反 D.回忆录加入个人猜测因素

20世纪初的立宪派,是当时中国政治风云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对其历史作用表述准确的是()
①主张暴力革命,废除君主专制政体②追求政治民主,与革命派殊途同归
③颁布宪法大纲,规定臣民自由权利④策动多省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世纪后半期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国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重新评价和重新组织,……看看中国人是怎样慢慢地试图在军事领域,其次在经济领域,最后在政治领域仿效西方模式的。”其中首先“仿效”“军事领域”的表现是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
C.编练新军 D.辛亥革命

义和团运动中出现了许多家喻户晓的顺口溜,如“七天不梳头,砍下洋人头;七天不洗脸,能把洋人赶;七天不裹脚,天下洋人杀尽了”。这些顺口溜反映了义和团()

A.具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B.以农民为运动主力
C.把反帝作为主要目标 D.具有盲目排外特点

学者王铁群说:“……至1913年底仅政治类的党团就达312个。人们熟知的毛泽东等在长沙发起组织的新民学会、周恩来等在天津发起组织的觉悟社,都发生在这一时期。”材料表明当时()

A.国民享有一定的结社自由 B.政党政治规范有序
C.马克思主义已经广泛传播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