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常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洗洁精能清除油污,其过程是物理变化 |
B. | 划火柴时火柴梗向上,火焰会熄灭,这是因为它接触不到氧气 |
C. | 食盐是咸的,白糖是甜的,不同种物质的性质不同 |
D. | 燃煤取暖,是利用了燃煤燃烧放出的热量 |
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
X |
Y |
Z |
Q |
第一次测得的质量/g |
68 |
16 |
4.4 |
3.6 |
第二次测得的质量/g |
4 |
未测 |
48.4 |
39.6 |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一定不是分解反应
B.若X为氧气,则Y一定发生氧化反应
C.第二次测量时,Y已完全参加反应
D.该反应中Y、Z与Q质量变化之比为2∶11∶9
为达到预期的目的,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以分离CaCO3、CaCl2的混合物 |
B.用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 |
C.除去N2中少量的O2:通过灼热的Cu粉末 |
D.某同学将pH试纸润湿后,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试纸上,测定其pH |
浩瀚无际的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由海水制备金属镁,主要有以下步骤:① 电解熔融的氯化镁 ② 加熟石灰③ 加盐酸④ 过滤⑤ 浓缩结晶。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④⑤③① | B.③②④①⑤ | C.③④②⑤① | D.②④③⑤① |
按酸、碱、盐、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
A.H2SO4、Na2CO3、NaCl、CuO | B.H2O、Ca(OH)2、HCl、Na2 SO4 |
C.H2SO4、NaOH、Na2CO3、Fe2O3 | D.NaOH、H2CO3、NaCl、CO2 |
通过材料的搜集整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是学生应具备的科学素养。小明在电视上看到如下新闻:2011年6月4日,浙江杭州一辆运输苯酚的罐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使苯酚泄漏进入新安江。小明通过网络查到以下资料:
资料1:苯酚又叫石碳酸,可与NaOH溶液反应。
资料2:苯酚有毒,对皮肤有强腐蚀作用。
资料3:苯酚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在65℃以上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易溶于酒精若有市民不慎把苯酚沾到皮肤上,小明根据资料应给出的恰当处理方法是
A.用冷水洗 | B.用65℃以上的热水洗 |
C.用NaOH溶液洗 | D.用酒精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