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中A1和A2为某商品的供给曲线(P为价格,Q为数量),假设该商品需求曲线A3不变,当该商品供给曲线从A2左移到A1时,市场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①该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②该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③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减少 ④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价格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是某市的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情况

A.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增加
B.家庭食品支出额在减少
C.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提高
D.以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为主

时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互联网上的“换客”一族。他们将自己的闲置物品发布到相关网站,注明自己所需求的物品,然后等待网友来交换,这种置换活动
①是一种等价的物物交换 ②可以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③属于租赁消费的类型 ④是一种绿色消费行为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消费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以分为:( )
①贷款消费②劳务消费③租赁消费 ④发展资料消费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高速动车二等票的价格仅为180元,而乘飞机的最低费用一般也要400元以上,致使以往乘坐飞机的人大多改乘动车。这说明()
①人们对商品的消费,受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
②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③当某种商品价格较贵时,人们可以用替代品满足自己的需求
④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的上涨必然会使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增加

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

阅读郑板桥的《渔家》:“卖得鲜鱼百二钱,余粮炊饭放归船。拔来湿苇难烧着,晒在垂杨古岸边。”据此回答1-2题。
诗中的“百二钱”是货币在发挥如下作用()

A.价值尺度 B.贮藏手段 C.流通手段 D.支付手段

“拔来湿苇难烧着”中的“芦苇” ()

A.不是商品,因为烧不着 B.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C.不是商品,因为没用于交换 D.不是商品,因为它是诗人的私有财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