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区域等干燥度(最大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简述40ºN沿线地区干燥度的分布特点。
(2)说明甲处干燥度较大的原因。
(3)简要评价图中乙处发展灌溉农业的自然条件。
读图回答问题: (10分)表示全球昼夜平分的是图_____________; 表示全球为同一天的是图___________;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的是图__________;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图__________;北京白天时间比上海短的是图___________; 上海可能位于夜半球的是图____________。
图A所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该日以后赤道上的正午人影朝向北面,则图A所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日(节气)。
描述图B 所示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D所示日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 | B.南非开普敦是雨季 |
C.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流动 | D.会有日食现象发生 |
图为北京时间2010年8月11日某时刻,全球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问题。在图上用箭头画出经过太阳直射点的太阳光线。此时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是:纬度_____,经度_____此时伦敦的日期和时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日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是_________
此时昼长夜短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极夜现象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此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全球极夜的范围将逐日______(增大、减小),上海地区的日出时刻将逐日_______(提前、推迟)。
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它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读图回答问题。图l、图2中,反映日食成因的示意图是 _,日食发生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食发生时,对应的月相必然是 _。(单项选择)
A.新月 | B.上弦月 | C.满月 | D.下弦月 |
2007年8月28日晚,上海学生看到的月食过程与下列图序相符的是 _。(单项选择)
A.甲一乙一丙一丁 | B.乙一甲一丁一丙 |
C.甲—丙一乙一丁 | D.丙一丁一甲一乙 |
“涛之起也,随月盛衰”,潮汐有大潮、小潮之分。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互叠加时,形成大潮。潮汐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点。我国利用潮汐能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北京奥运火炬传递路线示意图(部分)”,回答问题。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举行火炬传递活动,总行程137000千米,历时130天。其中,4月1日至5月3日,圣火将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传递,唤起人类对和平、和谐和团结的珍惜,表达人类对友谊、关爱和尊重的渴望。 奥运火炬从北京向西挺进的路线,是中华民族先辈曾经走过的、象征“中国与世界联系”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之路”。
火炬传递从亚洲出发,依次途经等大洲,最后回到亚洲。在火炬传递途中,位于太平洋东岸的城市是,位于西半球正值秋季的城市是,地处岛国的城市是、(填写2个),位于半岛上的城市是 、(填写2个),唯一居于内陆国的城市是,地跨两大洲的城市是。
2008年4月1日火炬传递活动开始之时,下列各组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_________。
A.曼谷—马斯喀特—伦敦—堪培拉 |
B.堪培拉—曼谷—马斯喀特—伦敦 |
C.马斯喀特—曼谷—伦敦—堪培拉 |
D.曼谷—马斯喀特—堪培拉—伦敦 |
2008年5月3日火炬返回我国时,下列各组城市中,白昼长度从长到短排列,正确的是_________。
A.达累斯萨拉姆—吉隆坡—首尔—平壤 |
B.圣彼得堡—伊斯兰堡—孟买—雅加达 |
C.布宜诺斯艾利斯—曼谷—长野—伦敦 |
D.胡志明市—旧金山—阿拉木图—巴黎 |
当2008年8月8日晚8点北京奥运会开幕时,世界各地的华侨与我国留学生也将在当地观看实况传播,在上图所列城市中,居住在的华侨正淋浴着早晨的阳光,而学习、生活在的我国留学生恰逢正午的钟声敲响。
图中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A.∠XOF | B.∠TOF |
C.∠FON | D.∠TON |
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带。
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在S′T′及其以南范围内,有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有()(多项选择)
假设黄赤交角变为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________(纬度)纬线向南、北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