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杏花书屋记
归有光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孺允日:“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予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木叶、芳洲杜若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堂,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馀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于胥乐兮!”吾于周氏见之矣!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官陟宪使陟:官名
B.以志吾梦云志:记下、记录
C.周亦艺以花果竹木艺:种植、栽种
D.犹冀真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冀:期望、希望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②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①公以言事忤天子②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C.①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②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D.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用简要的文字概括文言文阅读材料的行文思路。
用“/”给下列文言语段断句。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吕祖谦《东莱左转博议》)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
(2)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
(3)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姜才,濠州人。貌短悍。少被掠入河朔,稍长亡归,隶淮南兵中,以善战名,然以来归人不得大官,为通州副都统。时淮多健将,然骁雄无逾才。才知兵,善骑射,抚士卒有恩。至临阵,军律凛凛。其子当战,回白事,才望见以为败也,拔剑几杀之。
贾似道出师,才以兵属孙虎臣为先锋,相拒于丁家洲。大军①设炮架彀车弩江滨,中流数千艘,旌旗联亘,鼓行而下。才奋兵前接战,锋已交,虎臣遽过其妾所乘舟,众见之,讙②日:“步帅遁矣。”于是诸军皆溃,才亦收兵入扬州。大兵乘胜攻扬州,才为三叠阵逆之三里沟,战有功。又与元帅战扬子桥,日暮兵乱,流矢贯才肩,才拔矢挥刀而前,所向辟易。已而大军筑长围,自扬子桥竞瓜洲,东北跨湾头至黄塘,西北至丁村,务欲以久困之,时德秸元年也。
明年正月,宋亡。二月,五奉使及一阁门宣赞舍人持谢太后诏来谕降,才发弩射却之,复以兵击五奉使于召伯堡,大战而退。未几,瀛国公③至瓜洲,才与庭芝泣涕誓将士出夺之。将士皆感泣。乃尽散金帛犒兵,以四万人夜捣瓜洲,战三时,众拥瀛国公避去。才追战至浦子市,夜犹不退。阿术使人招之,才日:“吾宁死,岂作降将军邪!”四月,才以兵攻湾头栅。五月,复攻之,骑旋泞而止,乃舍骑步战,至四鼓,全师以归。扬食尽,才时出运米真州、高邮以给兵。六月,护饷至马家渡,万户史弼将兵击夺之,才与战达旦,弼几殆,阿术驰兵来援,乃得免去。
庭芝以在围久,召才计事,屏左右,语久之。第闻才厉声云:“相公不过忍片时痛耳。”左右闻之俱汗下。才自是以兵护庭芝第,期与俱死。
七月,益王在福州,以龙神四厢都指挥使、保康军承宣使召才,才与庭芝东至泰州,将入海。阿术以兵追及,围泰州,使使者招之降,才不听。阿术驱扬兵士妻子至城下,会才疽发胁不能战,诸将遂开门降。都统曹安国入才卧内,执之以献。阿术爱其忠勇,欲降而用之,才肆为慢言;阿术责庭芝不降,才日:“不降者才也。”复愤愤不已,阿术怒,剐之扬州。才临刑,夏贵出其傍,才切齿日:“若见我宁不愧死邪?”(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忠义六》
【注】①大军:元军。②讙:喧哗。③瀛国公:即宋恭帝赵显,5岁时降元,封“瀛国公”。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貌短悍貌:身材
B.以兵属孙虎臣为先锋属:托付
C.为三叠阵逆之三里沟逆:迎战
D.泣涕誓将士出夺之誓:出征前告诫将士,表示决心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姜才“骁勇善战”的一组是
①旌旗联亘,鼓行而下②为三叠阵逆之三里沟,战有功
③发弩射却之④追战至浦子市,夜犹不退
⑤与战达旦,弼几殆⑥以兵护庭芝第
A.①②③ 8.④⑤⑥ C.①③⑥D.②④⑤
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姜才年少时被掳往河北,后来逃回,来到淮南从军;他骁勇善战,熟悉兵法,精通骑射,爱兵如子,军纪严明,但由于是从敌占区回来的,所以只做到了副都统。
B.姜才在丁家洲奋力迎战元军,两军已交锋,主帅孙虎臣突然带领妻妾乘船逃跑,元军见了欢呼说:“宋军主帅逃跑了。”于是各路宋军纷纷溃败,姜才只得退守扬卅o
c.姜才被困扬州期间,宋朝亡国,元军派遣使者招降姜才,姜才发弩箭射退来使,后又出兵在召伯堡袭击元使,虽然没有成功,但显示了过人的胆略和忠义壮举。
D.姜才被围在泰州时由于肋上生疮不能作战,部将趁机开城投降;姜才被俘后,元军以任用他为诱饵,劝其投降,姜才宁死不屈,怒骂不止,最后从容就义。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万章)曰:“敢问国君欲养君子,如何斯可谓养矣?”
(孟子)曰:“以君命将①之,再拜稽首而受。其后廪人②继粟,庖人继肉,不以君命将之。子思以为鼎肉.使己仆仆尔亟拜也,非养君子之道也。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仓廪备,以养舜于畎亩之中,后举而加诸上位.故曰王公之尊贤者也。”
(《孟子•万章下》)
[注]①将:拿去、送。②廪人:管粮仓的官吏。
下面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何斯可谓养矣”这句话的意思是:怎样做可算是(真正的)供养呢?
B.“廪人继粟,庖人继肉”的意思是:粮仓的小吏不断送粮去,厨师不断送肉去。
C.孟子运用正反对比的方法阐述了自已关于如何尊贤的看法。
D.孟子认为统治者对待贤人应该像尧对舜那样.派自己的儿子去侍奉他,把女儿嫁给他。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孟子•万章下》)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尚论古之人”的意思是:又向上追论古代的人物。
B.“是尚友也”中的“尚友”指的是追溯历史.与古人交朋友。
C.通过对如何交友的阐述,孟子提出了读书要“知人论世”的见解。
D.孟子以层层推进的形式阐述了自己对于交友的认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日:“其材可将五百乘。”公日:“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予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日:“谨受教矣!”
卫侯言计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日:“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日:“何乃若是?”子思日:“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
(《资治通鉴•周纪一》)
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赋:征收赋税。
B.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臧:以为善。
C.人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已,暗莫甚焉暗:黑暗。
D.以二卵而弃干城之将干城:盾牌和城墙,这里喻“捍卫者”。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活用方式不同的一项是()

A.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 B.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
C.况和非以长恶乎 D.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下列说法与子思的意见不完全符合的是()

A.用人要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B.国君要明察是非,不听谄言。
C.对不察是非、不明事理、高高在上的君臣,百姓是不会赞成的。
D.不能妄自尊大,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庖丁解牛
《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委:卸落、坠下
B.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批:劈、击
C.嘻,善哉!技盖至此乎?盖:通“盍”,何,怎么
D.善刀而藏之。善:好好地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B.手之所触,肩之所倚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C.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以无厚入有间
9.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庖丁解牛》论理深刻透彻,层层相扣,逻辑严密。先说“所好者道也”,提纲挈领;
然后具体分述解牛经过的三个阶段;最后,以“怵然为戒”说明要想获得自然之道以达到养生的目的,还必须注意在关键地方小心谨慎,专心致志。
B.文章语言精练而富有表现力。“触、倚、履、踦”四个字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庖丁解
牛的娴熟技术;比拟庖丁进刀合《桑林》之舞,中《经首》之会,有声有色;解牛结束“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的怡然自得神态跃然纸上。
C.庖丁技艺高超的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其一,强调对技术的追求(“进乎技矣”)。
其二,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其三,谨慎小心,尊重规律:“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
D.《庖丁解牛》阐明了庄子的养生之道。其主观意图是宣传消极处世的人生哲学,在
人类社会中,人们只有像庖丁那样避开矛盾;客观上却告诉人们,只要反复实践,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译文:
(2)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译文:
(3)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译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