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等地。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 B.“经世致用” |
C.“工商皆本” | D.“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
1971年10月,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击败美国”的事件是指
A.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取得胜利 |
B.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 |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D.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表明中国奉行的政策是
A.“一边倒” |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C.“另起炉灶” | D.对外开放 |
2005年12月,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在悼念海协会会长汪道涵的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该电文中的“九二会谈”
A.是“一国两制”首次实践的重要标志 | B.促成了《反国家分裂法》的制定 |
C.达成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 D.促成了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
我国经济特区与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
A.主权归属不同 | B.经济政策不同 | C.外交方针不同 | D.社会制度不同 |
1954年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所说的“里程碑”实际上指的是
A.选举新的国家领导人 |
B.确立了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
C.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
D.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